包氏現在只認得幾個字,遠遠達不到看懂契約的水平,便拿起契約遞給果兒看。
果兒接過來大略看了一遍,契約上寫的清楚明白,就連戎裝的樣式都一一列了出來,沒什麼可商量的,而且人家已經把定金拿來了,果兒便跟包氏唸了一遍契約的內容,包氏一聽頓時喜出望外。
要知道能跟官家做生意的都是些有身份背景的大商家,尋常生意人若是沒有一定的靠山,哪裡會有這樣的好機會。
可是眼下這是個什麼情況?他們姚家竟然要跟官家做生意了,青天白日的這不會是做夢吧,天爺!
包氏激動得半天回不過神來,果兒接過單子,很快在契約上籤好了字。
第一樁事談妥,沈默從懷裡又掏出一個信封遞給包氏,並說道:
「上次在府上做客,得知幾位小少爺都在鄉下私塾唸書,這是一封本地學館的引薦信,若是府上願意,可以帶著小少爺前去報名。」
包氏這會兒腦子還在跟官家做生意這件事上打轉,沒聽懂沈默的話。果兒則心裡一喜,接過信封拆開一看,裡面果然是一封知縣大人簽名的引薦信,有了這封引薦信,她們家四個林就可以去萊陽學館報道了。
果兒拿著引薦信仔細地看了好幾遍,這才抬頭跟包氏解釋了一通。
沈默則重新端起桌上的茶杯細品起來,耳朵卻留意著這對母女欣喜的說話聲。
包氏:「真的?咱們家那幾個臭小子能進學館唸書了,真是太好了,果兒,咱娘倆明天一早就回去,把這件事,不,還有做官家生意的事,兩件事都說給家裡人聽,真是太好了!沈公子,這叫我們家如何感謝你呢?」
包氏此時看向沈默的眼神就像看一個吉祥物,怎麼看怎麼順眼。真是想不到,眼前這位竟然是個當官的,看樣子官位還不小呢。
沈默:「些許小事,不足掛齒,你們拿著引薦信直接去學館報到就好,那裡自會有人安排妥當。」
果兒聽他這麼一說,也高興地露出一口小白牙笑個不停,雖然她昨晚就知道了,但是等事情真正落到明面上,可就是鐵板釘釘不一樣了。
沈默見事情辦完也不多留,很快告辭離去,臨走時不著痕跡地看了果兒一眼。
果兒知道他的意思,心裡的歡喜勁兒消退了幾分,唉,天上沒有掉餡餅的好事,又得提心吊膽走一遭了。
送走沈默,包氏一回到屋裡便迫不及待追問道:
「說了半天話,剛才娘愣是沒敢問,這位沈公子到底是個什麼來歷,你知不知道?」
果兒裝出一副思考的樣子慢慢說道:「上次聽子彭哥哥說過,沈公子是知縣大人的親外甥,他本人在軍中任職,具體什麼職務我就不知道了。」
包氏:「知縣大人的外甥?嘖嘖,怪不得會有知縣大人簽名的引薦信呢,這位沈公子一看就不是平常人,瞧那通身的氣派,我就猜是個當官的,說不定還是個百戶、千戶什麼的呢。」
包氏說著拿起桌上的引薦信跟那份契約看了又看,雖然識字不多,但這不妨礙她看得津津有味。稀罕完了又拿
起沈默放下的那張銀票,這回銀票上的字她倒是認識。
「閨女,你瞅瞅,這是三十兩的銀票對不?高賬房教過我很多數字了,呵呵呵......」
果兒點點頭,她們接下的這單生意,三千雙軍靴,兩千套軍衣,看起來數量很大,但是給普通軍士們穿的衣裳,用的布料都是有統一規定的,做工也簡單,全部下來其實掙不了多少錢,連一百兩銀子的收入都不到。
但是有些事情不能用錢來衡量,這可是跟官家做生意,有了這個開頭,以後說不定還能接更多的官家生意,無形中提高了他們家的身份,安全係數多了一層保障,試問跟官家做生意的商家,走出去誰不高看一眼,普通百姓焉敢輕易得罪?
晚上等姚三柱過來,包氏一把扯過他就往屋子裡推,臉上笑得春風盪漾,看得姚三柱心裡直癢癢,這婆娘,天還沒黑呢。
包氏摁著他坐下,把沈默送來的幾樣東西拿出來,跟他一一細說了一遍,姚三柱一聽也高興地差點蹦起來。
兩口子頭碰頭商量了好一會兒,決定明天一塊兒回村去,這麼好的兩件事可是他們三房得來的功勞,當然得他們親自回去說給大家聽才成。
果兒等他們商量得差不多了,進去說道:
「爹,娘,要不明天你們回村裡,我就不回去了,咱們既然接了這個單子,幾千套戎裝,得準備好大量的布料才成,明天我出去先定一批布料送回去,家裡立馬就能開工了。」
包氏:「對對對,還是我閨女做事穩妥,瞧瞧我這豬腦子,光顧著高興把這茬都給忘了,那就辛苦你了,好在咱這條街上就有布莊,要是不夠的話就往隔壁街道走幾步,還有好幾家呢,不難找。」
三個人又商量了一番,最後定下姚三柱跟包氏明天回去報信,果兒留下買布料。
果兒:趁著爹孃都不在,明天買完布料就把那件事辦了,早辦早了。
第二日一大早,姚三柱連烤鴨鋪都沒有去,跟包氏稍稍收拾了一下兩人就出門,在城門口租了一輛馬車,出了城直奔上姚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