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田氏跟兩個兒媳並不知道,聞言都高興地直誇果兒丫頭有心,連帶著也把包氏捧了半天,包氏心裡暗暗得意。
收四成的利,而不是果兒說得一成都不要,這是包氏掂量了好幾日才暗自做出的決定。
雖然是自己孃家,她也不是捨不得這點利益,如今的她管著城裡的繡品鋪子,除了月例銀子,閨女私下裡還給她補貼,包氏的腰包裡早就不缺這點銀子了。
她放不下的是在兩個嫂子面前這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有了這筆錢的牽絆,她們就得永遠仰視著看她,清楚是靠著她這個姑奶奶才有瞭如今的好日子。
大不了,學閨女的做法私下裡多給娘補貼回來就是,也叫哥哥嫂嫂們都看著,自己這個外嫁的女兒對老人的孝敬,一點不必她們少。
包氏跟姚三柱在包家享受了一頓豐盛的午飯後,因記掛著城裡的鋪子,吃完飯沒有多待就匆匆趕回家了。
包田氏讓兒子給馬車上放了整整一麻袋的新鮮花生,讓帶回去給親家嚐個鮮,這可是今年剛收上來的花生,再好吃不過。
果兒開啟麻袋,拿出來幾顆花生嚐了嚐,味道又香又甜很是不錯呢。她本來就喜歡吃生花生,像這種剛收穫的花生吃起來簡直比什麼都香。
這次她打算弄出來的是蒜香花生,前世的時候在電腦上看到過做法,因為這種蒜香味的她並不喜歡吃,所以當時也沒想著做,但是現在既然做起了花生的生意,索性試驗出來,多一種口味,包家的生意也能更好些。
而且,如今市面上賣花生吃食的可不止包家一家了,早幾個月前就有人出售同樣的雪花生和滷煮花生,雖然口味略有不同,可是多多少少影響了包家的生意。
所以果兒決定多做一些品種賣,更利於把包家的牌子打出去。
把花生送到廚房,果兒跟月娘一起倒騰起來。
記得蒜香花生第一步是醃製,兩人準備了好幾個木盆,按照不同的比例放進泡花生的各種佐料,鹽,花椒、八角、桂皮、茴香,還有大蒜,弄好後把洗乾淨的花生放進去醃製。幾日後分別炒出來,曬乾後就能一一品嚐了。
這樣的法子極有效,很快蒜香花生的用料比例就確定了下來。果兒把方子交給包氏,包氏第二日就叫長工趕著馬車去了孃家。
在孃家待了整整一天,包氏回來的時候滿臉喜色,還帶回來一小包做好的花生。
“吶,你嚐嚐,是不是這個味兒?”
果兒放嘴裡一嘗,味道還真不賴,遂笑著點頭。
包氏又說起包家今年的生意似乎去年更好了一些,她今天去的時候,正碰上了幾個挑著擔子的貨郎,都是到包家去買花生吃食,挑出去賣的。
如今包家除了給城裡固定的酒樓,雜貨鋪送貨以外,那些走街串巷的貨郎也時常上門,十斤二十斤的每種口味都買上一些,挑著擔子出去賣,算下來,每個月從貨郎這裡賺的錢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呢。
包家的生意穩了,果兒也放下心了,有了穩定掙錢的買賣,也不用再跟自己家平分
,包家以後的日子會越過越好,想來包氏也是極滿意的吧?
秋收過後不久,姚四柱成親的日子到了,姚家老宅從裡到外收拾得煥然一新,從大門外到新房裡掛了無數個喜慶的大紅燈籠。
姚四柱一大早就被打扮起來,穿著大紅的喜服,胸前帶一朵大紅的綢花,騎著一匹同樣帶著大紅稠花的大馬迎親去了。
中午吉時到,新人的轎子被迎進門。對上大家一波又一波的恭喜和打趣,姚四柱紅著臉笑得有些傻氣。
新房佈置在老宅,姚家索性把酒席也擺在老宅裡,省的親戚朋友們兩邊跑。隔離前後院的那道籬笆牆也被暫時拆了,這樣,前院加後院一共就能擺下十幾張桌子來待客。
新人被迎進洞房,一群看熱鬧的大姑娘小媳婦“呼啦啦”一下子,都擠進去看新媳婦了。
果兒跟皂兒幾個小姑娘見人多,就沒往洞房裡面擠,等下午喜事辦完人少了,她們自家人再進去看也不遲。
白家來送親的人不少,都被請到後院的桌子前坐著,只是很多人坐不住,乾脆四下走動看熱鬧。
姚家這次出的彩禮著實豐厚,讓白巧兒一下子成為白家村人人豔羨的姑娘,都道她命好嫁進了福窩,至於新郎有腿疾這條早已被人們自動忽略了。
白家村不少人開始打聽姚家還有沒有適齡的姑娘或小子,想著給自家的閨女、小子,或者七大姑八大姨家合適的人選牽個線,若是真成了那日後可就能靠著好親家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姚四柱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