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彩禮是徵詢了一家人的意見以後,斟酌了好幾天才準備出來的,沒辦法,姚家如今的名聲到了這份上,彩禮出的輕了,墮的是姚家自己的體面。
白家二老頓時在人前賺足了面子,兩家熱熱鬧鬧辦完了事。
下定過後,白氏坐著自家的牛車前後又跑了幾趟,最終才把兩個新人成親的日子確定下來。親事就放在九月底,到時候秋收也忙完了,雙方可以全心全意準備婚事。
還剩下三個多月,時間上對於白家來說其實是趕了一些,她們家是嫁閨女,新娘的嫁衣,一應的床上用品,還有給男方以及男方父母的衣物鞋子等針線活,這些都要女方準備的,而且最好是新娘子自己的手藝。
可是姚家實在等不得了,姚四柱今年已經二十好幾,老兩口一想起來就心慌的不行,所以特地挑了一個最近的吉日,白家也好說話的答應下來。
下了定,雙方也就安心下來,各自準備成婚的事。東柳街繡品鋪裡的活白巧兒就不能去了,包氏在城裡重新給自己找了兩個年輕姑娘當幫手。
婚房姚四柱執意放在老宅。但是考慮到姚四柱如今在縣城鋪子裡幹活,總不能剛一成婚就把新娘子拋在家裡,所以最後決定等成了親以後,小兩口就一塊兒搬到城裡的鋪子去。
又一季秋收來臨,今年家裡先後買了五十多畝地,僱了好幾個長工,把大部分的田地都種了麥子,剩下的幾畝地則種了黃豆、小米、綠豆這些雜糧,今年姚家地裡出產的糧食絕對稱得上是大豐收。
看著一麻袋一麻袋的糧食源源不斷被人扛進來,堆滿了好幾個屋子,姚老爹感慨地老淚橫流。
終於不用再交租子了,這麼多糧食都是他們自己家裡的,別說姚老爹,家裡其他人看著這糧食滿倉,也都激動的紅了眼眶。
感慨過後姚老爹發話,今年的糧食一袋都不賣,哪怕吃不完也不賣,就這麼堆在屋子裡每天過來看看,心理上都是從未有過的踏實。
再說現在的姚家根本不缺錢,先不說老宅裡的兩個作坊,光是城裡烤鴨鋪那一個鋪子,一個月下來掙的銀子,可是他們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
還有荷塘裡的魚,每天網出來一些送到城裡賣掉也是一筆收入,等再過一兩個月,塘裡的蓮藕也可以挖出來賣了。家裡如今來錢的地方不少,完全可以把糧食壓在手裡每天過來過個眼癮。
還有松花蛋,鴨蛋收上來後賣出去一部分,剩下的都攢起來做松花蛋。第一次做出來的松花蛋很成功,家裡的人嘗過以後,大人們立即喜歡上了這個新鮮爽口的食物。
孩子們似乎不是很喜歡,吃了一個嘗過新鮮後就不再吃。不過果兒並不擔心,松花蛋這種東西在後世就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但是喜歡吃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相信在這裡也一樣。
果不其然,把松花蛋往聚香樓一送,沒過一段時間就開啟了銷路。
松花蛋的銷售跟賣烤鴨的流程一樣,往城裡各家的酒樓跟雜貨鋪都推薦,很快,姚記烤鴨鋪裡又多了一項食品,松花蛋。
除了這些收入,果兒那裡的絹花生意,還有包氏管的那個繡品鋪子,這幾處的經營,姚家人都自動忽略不計,在大家眼裡,這幾處已經看作是果兒自己的財產,將來就是果兒的嫁妝了。
秋收結束後,包氏打算回一趟孃家,這時候新花生都收下來了,包氏想回去看看孃家今年的新花生收的怎麼樣了,花生吃食的生意還要接著做下去。
果兒一聽,歪著腦袋想了想:“娘,跟你商量件事唄。”
“啥事?”
包氏笑道,現在的她閨女說啥她都會贊成的,根本不必商量。
果兒:“花生這個生意姥姥家一直做得很不錯,算起來其實姥姥、舅舅還有舅媽她們都很辛苦呢。我想著,要不從今年起,咱把這個生意都給了姥姥家吧。”
包氏一愣:“什麼意思?”
果兒:“就是說以後花生吃食掙下的錢咱們不再五五分了,全數都給姥姥家,反正咱家現在也不缺這個錢。而且花生的銷路已經開啟了,以後由著兩個舅舅自己經營,能做多大就看他們的本事了,娘覺得怎麼樣?”
包氏沒想到閨女要跟她商量的是這麼一件事,眼睛咕嚕嚕轉了幾圈,最後笑道:
“還是我閨女最孝順,你姥姥要是知道你有這份心,可就更心疼你了。”
果兒倒沒想著得到包田氏的心疼,看得出這位老太太也是個重男輕女的。不過打了這麼長時間的交道,兩個舅舅都是老實本分的莊戶人,兩個舅媽也沒有包氏說得那麼不好,這樣的親戚她很願意拉上一把,就當是幫娘孝順老人家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