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三柱一下子坐不住了:「太好了!我就說我閨女有想法,是個能當家作主的,那啥,我的月例是多少?閨女,我可是你親爹,這個月我累死......」
姚老爹實在忍不住,脫了鞋底子扔過去:「閉上你這張臭嘴,就你累死累活,其他人都是幹吃飯不幹活的?」
訓完了兒子,轉頭又對果兒說道:「果兒,別理你爹,繼續說。」
果兒點頭,從懷裡掏出一張紙遞給三林道:「月例銀子我先起草了一個單子,三林哥,你給大家念念。」
四個林上私塾也有大半年了,可能覺得自己比三個弟弟都大,三林在幾個孩子中是讀書最用功的一個,每次果兒考教他們的作業,三林往往最令人滿意。
突然被點名,三林一下子紅了臉,他一直是個害羞的少年。
看著堂妹鼓勵的目光,三林接過紙張先看了一遍,悄悄請教果兒幾個字,這才鼓起勇氣磕磕絆絆唸到:
「姚家月銀分配,每月給予老太爺,老太太每人十兩;五房長輩每人五兩;小輩每人二兩;年底另有分紅,依據各人貢獻大小,另行分配;
以上月銀每月初一由老太爺、老太太負責發放,若有幹活懈怠或犯錯者,由老太爺做主處罰一定的月銀。」
這個分配單子是果兒自己寫的,念出來力求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現在看大家的反應,似乎達到要求了。
大家都聽明白了,月例銀子每個人都有,包括正在上學的四個林都有。
三林小聲說了一句:「我跟幾個弟弟就算了吧,我們幾個整天唸書,不但沒給家裡掙過錢,還花錢呢,月例銀子我不要。」
另外三個林沒反應過來,懵懂地看向大家。
果兒鄭重說道:「月例銀子人人都要有,你們現在是不掙錢,可是你們唸書,給家裡掙的是將來的出路,將來咱家是否能出個秀才,舉人什麼的,就靠你們幾個了。
再說,拿了月例銀子,以後你們每個人學習上的用度開支,除了定期該交的束脩、給先生的節禮、年禮依然由公中出,其他的花費都是你們自己出了。
總不能一直靠著小石板練字吧?該買的筆墨紙張可是個不小的花費,每月還得省著點兒花。」
果兒把話都說到這份上,大家聽明白,自然再沒有人說什麼,這麼一算的話,幾個林每月二兩銀子的月例確實不多。
姚三柱眼珠子又轉了一圈,他們兄弟四房,加上麥穗算是第五房,大家平日干的活不一樣,可拿的都是一樣的月銀,也行吧。
一開始他還擔心會不會給他的月銀最少呢,畢竟,跟兄弟幾個比起來就他的活最上不得檯面。
瞧瞧老大老二兩個,一個管著家裡幾十畝地,手下還有幾個長工;另一個更威風,管著家裡的生意,三天兩頭趕著馬車進縣城,哪個見了不是姚大爺、姚二爺地稱呼一聲?
就連老四,現在也成了作坊掌廚的了。
只有他,那些個狗眼看人低的還跟以前一樣對他直呼其名。哼!總有一天老子要叫你們主動叫一聲姚三爺!
親爹的心聲果兒聽不見,她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一個荷包,雙手遞到姚老爹跟前:「爺,這是這個月的月銀,我都準備好了,既然大家沒什麼意見,就從這個月開始,爺看著給大家夥兒分下去吧。」
姚老爹看著放在面前白花花的一堆銀子,心思百轉,最後把菸袋鍋子在炕沿磕了磕,收了菸袋鍋子開始動手分月銀。
跟陶氏一樣,姚老爹也有一套自己算賬的法子,一房一房地數出來,大人五兩,五枚銀錁子;孩子二兩,兩枚銀錁子;再合在一起數一數,最後把大房的月銀先數出來,交到何氏手裡。
「大房,兩個大人,四個孩子,一共是十八兩,老大家的,給。」
接下來二房、三房都一樣,交到幾個兒媳手裡,由她們自己私下分去。四房就姚四柱一個自然就給他了,麥穗母女的也給了麥穗拿著。
第一次拿到月例銀子,所有人都稀罕地不行,只陶氏臉上並未顯出多少喜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