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安慰麥穗:“傻妹子,咱家這麼多人,哪輪得到使喚你們娘倆下地幹活?那三十畝地他們兄弟幾個,加上大林、二林幾個小子,都不夠乾的,再說家裡還買了牛,以後更省人力了。
果兒說了,繡工作坊暫時關了,但是咱們自家人接的繡活還是源源不斷的,咱們接了在家裡做就可以。等以後生意穩定了,繡坊還要再次開起來,妹妹你的針線手藝好,咱們呀,有錢一塊兒賺。”
“嗯,我都聽嫂子的。”麥穗感激地應道。
繡坊的事一開始就跟那些婦人們說好了,臨時性的包活,到年前做完就解散,而且一開年離春耕就不遠了,各家各戶開始為春耕做準備。
即便這樣,村裡依然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婦跟她們打招呼,只要作坊開起來,她們隨時可以過來上工。
何氏做著手裡的繡活,眉眼、嘴角都含著笑,繼續柔柔地跟麥穗說話:
“上次繡樓的黃娘子來家裡的時候也說了,咱家果兒腦子靈活,設計出來的東西都好看好賣,說只要是果兒設計出來的新鮮繡品,有多少她們錦繡坊收多少呢。”
“真的?”
何氏肯定地點頭。
“這些年我不常回家,果兒這丫頭變化真是,太大了,還是三嫂會養孩子。”
想起果兒那水靈俏麗的小模樣,麥穗由衷地誇道。
姑嫂倆閒話夜長,果兒這些日子也沒閒著,她盤算的是開春蓋房子的大事。
手裡的大宗銀子,上次買地花出去一百八十兩,年前送了兩次繡品,加上過年的開銷,現在手裡剩下的銀子還有不到二百兩,蓋一座兩進的宅院,前期購買磚瓦、石料儘夠了。
有些材料比如砂土、木料,這些大部分還可以就地取材,花不了多少錢,再算上僱用來回拉腳的大車錢,前期的人工費,林林總總算下來也是夠用的。
這些日子抓緊時間趕著做完手上這批絹花跟其他的零碎繡品,到時候又是一筆進項,最主要的,她和錦繡坊是長期合作,所以後續根本不用擔心銀子的問題。
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北方的冬季比較漫長,過完年土地離解凍還有一段日子,算一算至少還得一個月左右才能開始春耕,果兒打算趁著春耕買宅地,重新蓋房子。
只是果兒當著全家人的面說出她的打算時,所有人又一次愣住了,包括姚老爹。
家裡目前的屋子看起來是不少,但架不住姚家人口多,現在又多了麥穗母女兩個,明顯快要住不下了。
作為一家之主,一向善於長遠打算的姚老爹不是沒想過蓋房子的大事。如今幾個孫子漸漸長大,小兒子也有了成親的希望,那就不可避免要考慮成親後的住房問題。
現下家裡已經住的緊巴巴的,麥穗母女兩個也回來了,總擠在老四的房子裡也不是個事,所以蓋房這件事勢在必行。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