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畝地一共是一百八十兩,果兒全部付的銀票。又掏出一些碎銀和幾文銅錢一併遞給姚老爹。碎銀是給張牙人的抽成,這是牙人買賣生意約定俗成的,買賣雙方都要給的。
銅錢則是給麵食鋪老闆的,做為茶水招待的費用。
“得嘞,姚大叔,今兒這事辦得都暢快,一回生二回熟,以後若是再有什麼需要儘管開口,我保證隨叫隨到。”張牙人抱拳說道。
姚老爹:“好,沒問題。”
“對了大叔,別忘了儘快到官府去換官契,等換了官契這事才算真正辦完。”張牙人又提醒了一句。
“對,明兒就叫兒子去辦。”
民間買賣土地,雙方銀貨兩訖後還不算完全,還要帶著契書去縣衙辦理正式的過戶手續,由官吏在民契上貼上官方統一制的契尾,再蓋上官印,這才算結束,人們把這叫官契。有了官契,這土地才算是自己的了。
去官府換官契也可以交給牙人幫著辦完,但是姚老爹想起這次是託了姚福山的人情,且姚福山就在縣衙辦差,不如叫自己兒子去一趟縣衙,一來辦理官契,二來當面謝承姚福山。
張牙人趕車把一家人送到上姚村口,雙方才互相拱手告別。
回家後一家人聽說已經把地買下了,竟然是整整三十畝,各個激動地不敢相信。
“他娘,取些錢出來給大林,叫出去買些肉,打兩斤酒,咱家的雞再殺一隻,今兒晚上一家人好好吃一頓。”
姚老爹吩咐陶氏,陶氏撩起衣襟邊抹眼角邊點頭答應,哆嗦著開櫃子取錢。
翌日一早,姚老爹就叫老大老二兩個帶上銀錢出門了。去縣衙辦理官契是要掏契稅的,姚老爹繼續催著老妻開櫃子拿錢,還叮囑兩個兒子多買幾樣東西當面謝過姚福山。
縣衙有人好辦事,姚鐵柱兄弟趕去的時候正好姚福山也在,於是很順利地交了契稅拿到了一張,蓋了官印的契書,下晌兩人就趕了回來。
到家後,姚鐵柱從懷裡掏出那張官契遞給跟老兩口道:
“見到福山兄弟了,縣衙有熟人就是好辦事,交了四兩五錢的契稅,這官契很快就辦下來了。買了兩包糕點,兩斤好酒,還割了五斤羊肉一併送給福山兄弟了。福山兄弟說什麼都不肯收,推了好長時間才收下。”
姚鐵柱說起在縣衙的經過,臉上止不住笑意。
“那就好,那就好。”
姚老爹連連說道,眼睛一眨不眨看著炕桌上的官契,這上面有他姚潛的大名,足足三十畝的土地啊,憧憬了一輩子的好事,終於成真了。
陶氏也盯著這張蓋了紅印的官契,忍不住又撩起衣襟抹眼淚,這日子總算有了盼頭,家裡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寒風呼嘯的一日,外出服勞役的壯丁們回來了,村裡的人紛紛到村口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