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完了正事,何氏便提出想去木匠鋪子看看外甥,幾人便趕著車很快到了后街的陳記。
停下牛車,果兒領著兩人進了木匠鋪,還是那幾個打雜的夥計在鋪子裡招呼客人,旁邊的櫃檯裡並不見掌櫃的。
果兒上前說明來意,又遞上幾文錢,這回那幾個夥計沒人上前接過,其中一個年紀稍長些的夥計很客氣地告訴她們,栓子跟著師傅到城外去收木料了,得明天才能回來。
何氏兩口子聽了,大失所望。何氏還想要再問問栓子的事,那夥計已經往外攆人了。
三人無法,只好怏怏走了出來。
“大伯,大伯孃,你們不用太擔心,說不定栓子表哥已經適應了鋪子裡的活,乾得很好了。”
果兒見何氏一臉擔憂,勸解道。
姚鐵柱也安慰媳婦:“果兒說得對,孩他娘,你也別太擔心了。”
何氏無奈,不想太掃丈夫跟果兒的興,便打起精神表示自己沒事。
已經到了飯點,果兒主動開口請他們下館子吃飯,等吃完飯再回去不遲。
姚鐵柱兩口子節省慣了,都搖頭表示不餓,還是回去再吃。
何氏:“果兒,你要是餓了不如咱們買些包子啥的,我跟你大伯早上吃得飽,這會兒一點也不餓。”
果兒才不信她的話,都是一起出來的,這個時候怎麼可能不餓?
果兒故意撅起嘴巴道:“你們不吃,那我也餓著吧。”
兩人拗不過果兒,最後三人一起進了一家環境差不多的館子。
果兒大方地點了好幾個菜,又上了幾碗白米飯,還叫店小二端上幾盤他們店裡特有的小吃,驚得兩人連聲說夠了。
一頓飽餐下去,何氏鬱悶的心情緩解了不少。
出了飯館,果兒又給家裡添置了一些東西,這才趕著牛車打道回府。
這次的繡品加上絹花一共掙了一百多兩銀子,其中大半都是做絹花掙來的錢,果兒對這個數目很滿意,別的不說,絹花的生意一定要長久做下去。
作坊的婦人們心裡都盼著第一次發工錢,之前說得再美好,只有真正拿到報酬大家心裡才能踏實,所以果兒回家後早早算好賬,翌日就給大家把工錢發下去。
當初說好的按件發工錢,所以何氏跟劉氏兩人平時在交繡活的時候,用炭筆在一個小冊子上給每個人畫了記號,這些日子每個人做了多少東西都畫的一清二楚,算起帳來很方便。
果兒接過何氏遞過來的帳冊子看了一眼,險些“撲哧”笑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