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氏聞言愣住,被女兒這麼一問,包氏想起跟自己交好的那幾個人,平時在一塊兒東家長西家短的扯是非沒問題,若論起幹活,尤其還是針線活的話,包氏想了半天,自己都覺得不妥當,一時心裡七上八下拿不定主意。
何氏:“三弟妹跟我們一起去也行呀,正好咱們有事可以一塊兒商量。大家一個村子處著,誰家媳婦手藝好,人品靠得住,咱們自然都清楚。
果兒你就放心吧,只要放出話去,保管都願意來幹,不用出村,還能掙錢貼補家用,這麼好的事誰會不動心?”
劉氏也跟著保證,絕對沒問題。
事情很快說定,大家都被果兒這番舉動鼓舞起了幹勁,一家人摩拳擦掌準備好好大幹一場。
翌日一早,何氏跟劉氏來到西廂房,果兒跟她們細細商議選人的章程,皂兒則帶著莢兒去找大丫送工錢。
到了大丫家門口,還沒進門就聽見裡面傳出咳、咳的咳嗽聲,聽著像是大丫孃的聲音。
“大丫,二丫,我們來啦!”皂兒喊了一聲。
破敗的木門“吱呀”一聲開了,大丫走出來看見是皂兒姐妹倆,忙請她們進去坐。
皂兒姐妹走進去,屋子裡光線比較昏暗,皂兒適應了一陣才看清屋子裡的母女四個。
大丫二丫忙著招呼她們兩個坐下,三丫坐在炕上守著躺在一堆破舊棉絮裡的大丫娘,聽見有人進來,大丫娘忍著咳嗽想要爬起來招呼她們。
“大娘,你不舒服就躺著,不用客氣,我們是來找大丫的,快些躺好。”皂兒急忙過去按住了大丫娘。
皂兒四下打量了一圈,屋子裡冷冰冰的,為了禦寒,牆上狹小的窗戶關得緊緊的,外面還蓋了一層茅草,遮得屋子裡沒多少光線,坐在炕沿上的姐妹倆冷得有些打顫。
北方的冬季來得較早,雖然還不到寒冬臘月,可是外面已經冷得必須穿上夾襖才能出去,看看大丫姐妹幾個身上單薄的破衣裳,皂兒鼻子忍不住一酸。
“皂兒,你們坐會兒,我給你們倒碗熱水喝,剛給娘燒了些熱水,鍋裡還有呢。”大丫想要去給她們倒水,被皂兒一把拉住。
“不用了,跟我們還這麼客氣幹嘛?大丫、二丫,我們是來給你們送工錢的。”
說著皂兒從懷裡掏出荷包,把裡面的錢拿出來放在旁邊掉了半邊角的炕桌上。
母女四個盯著那堆銅錢,裡面竟然還有個小銀錁子,都有些不敢相信地看著皂兒姐妹,半天沒有出聲。
“果兒說了,我們做絹花一支給一百文工錢,我們五個人一人分二十文,這回一共做了四十五支,你跟二丫兩個加起來,就是一千八百文,你數數。”
皂兒跟莢兒看著母女四個目瞪口呆的樣子,都忍不住笑起來,就知道她們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