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錦繡坊門口,姚三柱看著眼前寬敞氣派的大門,不時進進出出的客人各個衣著華麗,不覺膽怯起來,磨磨蹭蹭不想再往前走了。
包氏在旁不客氣地嗤笑一聲:“還真是鄉下人沒見識,這有什麼可害怕的?”
她顯然不記得自己第一次來這裡是個什麼樣子。
“爹,沒事的,錦繡坊的管事們都很和氣,咱們一起進去看看。”果兒安慰他爹。
姚三柱雙腿一哆嗦,到底沒敢跟著進去,他訕笑著挪到旁邊,靠在廊下一個大紅柱子後頭,衝她們揮了揮手:
“得了,我就不進了,裡面都是些貴人,我這一身破破爛爛的沒得叫人家笑話,那啥,我在這兒等著就行了。”
包氏又是一聲嗤笑,她拉起五林的手對果兒說:“甭理他,上不得檯面,他要等就讓他在外頭等著好了,咱娘仨進去。”
果兒無奈,只好叮囑姚三柱別走遠了,她們一會兒就出來,跟著包氏和弟弟進了錦繡坊。
今天她們比上次來得遲,這會兒店鋪裡客人挺多的,都是些穿戴富貴的婦人小姐,有的還帶著幾個丫鬟僕婦。
果兒跟包氏在邊上站了一會兒,就有上次的繡娘看見她們,很快那位中年繡娘就從裡面走出來。
“二位來啦,這回可是還有好的花樣子要商量?”
那繡娘一雙眼神快速打量了她們一番,發現面前的母女兩個都是一身嶄新的細棉衣裳,雖然布料一般,但顏色、款式都挺襯托人的。
尤其是這小姑娘,一身孔雀藍的家常衫褲,領口繡著一圈淺色的花紋,鮮嫩的顏色襯得巴掌大的一張小臉白裡透紅,似含苞花蕊。
見母女倆肯定地衝她點頭,繡娘笑道:
“那敢情好,這會兒店裡客人多,夫人小姐要不稍等片刻,我叫人領幾位去後面吃口茶,這邊招待完了咱們再談,不知可否?”
果兒:“我們不急,大娘,您先忙。”
那繡娘見果兒這麼說心下滿意,她招手一個年輕的繡娘過來,領著包氏三人往店鋪後面走去。
娘仨跟著帶路的繡娘從店鋪後門出去,只見後面原來是一個方方正正的小院,沿著走廊沒走幾步,就來到一間敞開著的房間門口。
“夫人小姐請在這稍作片刻。”
那繡娘客氣地招呼她們進去坐。
果兒腳下不停,從容地跨過門檻兒走進去,包氏見女兒鎮定自如,也大著膽子拉著五林走了進去。
三人剛坐定,立馬就有繡娘過來跟她們斟茶。
果兒四下望了望,才發現這間屋子其實極大,她們進來的這邊像是會客的地方,中間用鏤空屏風做隔斷,隔斷的那邊隱約看得見好幾個年輕女子圍坐著低頭忙碌,並無人說話。
果兒喝了一口茶,不自覺站起來緩步走過去,繞過隔斷,才看清眼前幾個女子原來正忙著做繡活,面前的桌子上滿滿一桌子各式的料子和做好的荷包,扇面、團枕等繡品。
包氏拉著五林坐在外間椅子上,見女兒竟跑過去打擾人家,心裡便有些發虛,怕被人喝斥出來就不好看了,於是悄悄走到隔斷邊上想喚女兒回來,卻見那幾個繡娘只低頭忙碌並無人管她們,才略略放心。
大約半個時辰後,那中年繡娘緩步進了外間,一進來就跟包氏母女道:“真是不好意思,今兒客人太多,讓夫人跟小姐久等了。”
包氏早站起來笑得有些諂媚:“哪裡哪裡,您貴人事忙,我們在這兒歇著挺好的,還有人倒茶水過來。”
雙方坐下後,果兒從包氏手裡接過小竹籃,從裡面拿出她這回帶來的十六張花樣子,四個造型精巧的小荷包,最後又從荷包裡取出十二朵絹花,一一擺放到桌上。
中年繡娘見她拿出了這麼多東西還是有些吃驚,她一一拿起桌上的東西細細看了一番,臉上笑意更濃,半晌才對著身後的年輕繡娘使個眼色。
年輕繡娘走到隔間,衝正在做工的繡娘們招招手,幾人依次退了出去。
“咱們一回生二回熟,我是這錦繡坊的管事,夫家姓穆,這位夫人,小姐不知如何稱呼?”
包氏聞言,急忙起身介紹:
“原來是穆大管事,失敬了,我們莊戶人家不敢稱夫人小姐的,小婦人夫家姓姚,孃家姓包,這是我女兒叫果兒,這是我兒子叫五林。快,快給穆大管事請安。”
包氏說罷催著一雙兒女。
果兒不滿地瞅了包氏一眼,五林則眨巴著眼睛好奇地看著對面的人。
穆大娘忙笑道:“何必這麼見外,這裡人人稱呼我一聲穆大娘,不如你們也這麼稱呼吧。”
果兒這才甜甜喊了一聲“穆大娘”,又暗暗在五林屁股上戳了一下,五林便也跟著喊穆大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