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過多長時間,王家派出一頂小轎吹吹打打把槐花接進了王家大院。
從那以後,四奶奶家一下子就抖了起來,在人前要多風光就有多風光。四奶奶在幾個老妯娌跟前更是趾高氣揚,陶氏每每被氣得夠嗆,只恨自己的閨女早嫁出去兩年沒攤上這樣的好事。
那段時間別說見面了,誰要在她跟前提起四奶奶這個人,陶氏就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
那時候果兒才兩三歲,正是最活潑可愛的年紀,陶氏看著這個越來越稀罕人的小孫女,腦子裡就開始有了念頭。
將來姚家能否像四奶奶家裡那樣,也能出一個嫁到地主老爺家當姨娘的閨女,從此一大家子過上好日子,恐怕就靠姚果兒了。
聽包氏絮絮說了一大堆,果兒漸漸明白了,半晌她問道:“娘,槐花姐常回孃家嗎?”
包氏想了想:“當然不,大戶人家有大戶人家的規矩,你槐花姐很少回孃家,我記得好像已經好幾年沒有回來了。不過,逢年過節王家總有下人到你四奶奶家送節禮,那排場......”
“那槐花姐有孩子嗎?”
包氏:“這個……”
包氏記得槐花剛進王家那一年好像懷過身子,後來不知怎麼孩子沒了,從那以後,就沒聽說過槐花懷孕的事。
若是有,依四奶奶那性子還不嚷嚷的全村都知道?不過這些話現在不用跟果兒說,畢竟她還是個孩子。
果兒見包氏半天沒吭聲,心裡也猜到了,不過她現在才九歲的年紀,很多話是不能問,也不能說出口的。
但是她聽明白了,在陶氏和包氏的見識裡,農家女兒能給地主老爺家當姨娘,在她們看來是一件魚躍龍門的好事情,至於大宅門裡那些勾心鬥角的腌臢事,不在她們的認知範圍內。
聽完包氏的話,果兒清楚了事情原委,心裡有了底反倒釋然了,一句話:貧窮限制了想象。
眼下自己還小,可是想要顛覆她們這種想法並不難,日子還長,一切慢慢來。
第二日果兒瞅著何氏忙完了廚房裡的活,便催著包氏去請何氏過來幫她們裁衣服。
包氏的針線活其實還不錯,但是幾個妯娌裡面還要數何氏的針線最好,所以包氏很樂意把她請過來幫忙,既樂得清閒,還能在大嫂跟前多顯擺一回。
何氏本就很好說話,見她們孃兒倆開口也就跟著去了西廂房。
果兒把兩塊布料取出來放在炕桌上,指著其中一塊孔雀藍的料子說道:“大伯孃,這塊是給我做的,樣式我自己畫出來了,您看看行不行?”說著把畫出來的衣服樣式遞給何氏。
何氏接過看了一眼誇道:“呦,我們果兒真是能幹,衣裳樣子也畫的這麼好,咦?這褲子的腰咋才這麼點兒,尺寸是不是沒量準?”
古人穿的褲子都是寬鬆的大腰,腰上系一根腰帶,每回上廁所都得小心翼翼,果兒很不習慣,所以她設計的時候特意把腰部改小了很多,然後在右側開個口子,到時這裡縫上幾粒釦子就行了。
本來她想把口子開到中間的,就是怕她們接受不了,才改到右側。
果兒把她的想法說出來,何氏聽了直皺眉,覺得褲子不繫腰帶的話不保險,但是見侄女拿定了主意,也就不再說什麼。
果兒又拿出一張圖紙,指著另一塊水紅色的料子道:“大伯孃,這塊給我娘裁一件上衣,樣子我也畫出來了。”
包氏一愣,繼而拍手笑道:“什麼,給我畫的?哎呦我的好閨女,說好了都是給你的,多做兩身換著穿,娘不用。”
嘴上推辭著,包氏臉上心裡則樂開了花,瞧瞧,她的閨女多懂事多孝順?
何氏拿起圖紙再一看,這款衣裳倒還正常,是鄉下婦人常見的款式,寬下襬,方便幹活。就是尺寸長了些,要是做出來大約能到包氏的膝蓋上頭。
果兒:“娘,您必須得有一件,總不能下次咱們再去錦繡坊,娘還是穿上次那件打了補丁的衣裳。大伯孃,您說對不對?”
何氏:“對,對!弟妹呀,既然果兒這麼孝順,我看就按她的意思,這塊水紅的料子我就裁成你的尺寸了。”
“那好吧,我這閨女就是可人疼。”
包氏覺得在大嫂面前賺足了面子,自然滿意的不得了,對著女兒怎麼都誇不夠。
何氏見她們商量妥了便不耽擱,拿起剪刀開始裁料子,何氏手頭麻利一會兒功夫就給裁好了。
妯娌兩個再加上果兒,三人一塊兒上手,坐在炕上邊聊天邊縫製。一下午的功夫,新衣裳便做好了。
果兒跟包氏上身試了試,兩人都很滿意,何氏在一旁也直誇樣子好看。果兒瞅著自己這一身孔雀藍,決定抽空在上面用淺色的絲線點綴幾隻蝴蝶,效果應該更好。
“該做下晌飯了,弟妹,沒事我就先走了。”
何氏說完話就趕緊進廚房忙開了。
包氏剛得了新衣裳心情很好,而且大嫂剛給自己幫了半天忙,禮尚往來,便破天荒也跟著去廚房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