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線膛炮 (第1/2頁)

推薦閱讀:

有了內需,這600萬就可以進一步促進大明工商業的繁榮,增加更多工作崗位,擴大大明的工業人口。

有鑑於此,崇禎真的一點都不會吝嗇在民間造富。再下一步,崇禎還打算在內務府設立糧食調節庫。

然後透過這個凋節庫大幅度提高糧食收購基準價。提高糧食收購基準價的目的就只有一個,讓大明的農民致富奔小康,一方面繼續拉動內需,另一方面引導更多農民加大種糧的力度。

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大明不能只有商,沒有農。工業品是可以提高大明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填飽肚子還得靠糧食。

這個底層邏輯並不深,但是受限於時代,盧九德、錢熙他們看不懂。錢熙就很想勸諫崇禎,其實不用一次發放這麼多,但是話到了嘴邊卻又被他咽回去,最後說了句領旨。

錢熙看不懂底層邏輯,但是他了解崇禎。只要是崇禎決定了的,就是無可更改的,身為臣子,只管執行就是。

崇禎又對鄭芝龍說道:“鄭卿,想必海軍將士還有陸軍第2師的將士們都在等訊息,你就趕緊把這個好訊息轉達給他們。”

“臣領旨。”鄭芝龍當即照辦。片刻之後,訊息便傳遍了整個基地。下一霎那,正在焦急等待訊息的海軍將士及第2師的將士便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起來:聖上仗義,萬歲!

大明萬歲!日月山河永在!在將士們的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中,崇禎悄然來到格物科。

來得不巧,方以智和宋應星外出了,沒能見著兩人的成果。當下崇禎又來到火器科,想看看線膛炮的研製推進到了哪一步?

這次來得倒是正是時候,張繼孟剛剛組裝好第一門2.5寸口徑線膛炮,並且準備將這門線膛炮拉到大校場上去試炮。

張繼孟道:“聖上你來得可正是時候。”崇禎笑道:“所謂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那就一起吧。”當下兩人便坐上了火器科的一輛馬車,拖著組裝好的2.5寸線膛山炮,在一個禁衛團的護衛下奔城南的大校場而來。

……與此同時,李自成也在白鹿原上試炮。自從去年6月在八里橋親眼目睹過明清決戰之後,李自成終於認識到,火器已經徹底取代了弓箭長矛,成為了戰場上的絕對主宰。

所以回到西安後,李自成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軍改。除了加固紫荊關、倒馬關、固關以及潼關等關隘,再就是大規模換裝,大幅度的提高燧發槍及大炮的裝備比。

但是大順軍沒那麼多火器。為此李自成也是想盡辦法。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外求購。

向外求購又分為兩個方向,一是向大明求購遭到淘汰的鳥銃、魯密銃,再就是透過衛拉特蒙古向奧斯曼求購土耳其銃。

鳥銃、魯密銃以及土耳其銃都是火繩槍,遠不如燧發槍犀利。但是李自成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將就用,有槍總比沒有槍好。

反正他打算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大順軍的冷兵器全部換成火器。除了外購,另外就是自造,但是自造的火器效能也是令人失望。

“不行啊,這個射程不夠,遠不如明軍。”看著眼前長長的彈坑,李自成一臉失望,對著負責督造火器的宋獻策說道,

“明軍這個口徑的火炮至少能打千步。”宋獻策苦著臉說:“那就需要增加裝藥量,可是再繼續增加裝藥量的話,容易炸膛,之前就已經炸了一門了。”說完,宋獻策指指不遠處。

李自成和隨行的文官武將扭頭看去,就看見了一門炸膛的大炮。高宗敏不屑的道:“想要避免炸膛還不簡單,繼續加厚炮筒厚度不就行了?既然五寸厚度還不夠,那就增加到七寸甚至於一尺。”

“說得倒是輕鬆。”宋獻策沒好氣道,

“將炮筒厚度增加到七寸甚至於一尺,每炮得增加多少鐵料?我們的鐵料原本就已經不夠用,現在甚至連民間的鐵鍋都搜刮殆盡,不夠的鐵料上哪去找?嘴皮子一碰就能從天上掉下來?”劉宗敏被懟的臉色鐵青,卻又無從反駁。

“就這還不是最關鍵的。”負責協造的顧君恩輕嘆一聲,又說道,

“最關鍵是炮筒厚度從五寸增加到七寸甚至一尺後,重量也會大增。”

“到時候4寸炮的重量將會超過八千斤。”

“即便是2.5寸炮的重量也要超過五千斤。”頓了頓,顧君恩又說道:“這麼笨重的大炮,需要幾十匹騾馬負責拖拽,一般的道路根本無法通行,下雨天更麻煩,直接就會陷入泥濘。”

“這個倒是不怕,太重動不了就擺在關隘上面。”事到如今,李自成的觀念也悄然發生變化,不再奢望滅掉大明一統華夏,而是隻求能守住山陝大西北,維繫大順國。

最新小說: 退婚後,太子他忽然對我圖謀不軌 超級讀者系統 大唐太子:開局硬剛李世民 無限之園 校花的貼身奧特曼 終末之城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主角光環奪回計劃 你應喚我一聲小叔 全城黑心酒樓都被我罵倒閉了 全家一起穿,反派瑟瑟發抖 反派崽:這個家沒我得散 女知青帶夫回城 寵妾滅妻?將門嫡女開局休夫 對照組知青在年代文裡吃瓜 巫女[無限] 異世界中餐館 惡婆婆重生後,全家崩劇情了 扮演黑月光後男主更瘋了[快穿] 無cp男主表示不約[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