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說的幾樣重大事項中就有徵稅一項。
這就讓路振飛格外動心,內閣現在做夢都想著徵商稅。
要是徵商稅的提議在大朝會上得以透過,豈不是連聖上也是無權阻止?
路振飛突然間覺得,跟此事相比,北京國子監、處理降將貳臣以及清算北方士族這三樁事務根本就算不了什麼,這才是大事!
路振飛已經傾向於認同將大朝會的革新寫入皇明祖訓。
不過前提是內閣輔弼也得有召集大朝會的權力,至少內閣首輔必須有。
孟兆祥忽然提醒道:“聖上,即便是涉及到法度、徵稅以及用兵諸事,也未必就是重大事項,比如山中有盜賊殺人越貨,只需調數十鎮兵進山即可將之輕鬆剿滅,此等事一省巡撫足以斷之,完全不必經內閣票擬,更不必大朝會議決。”
“孟閣老言之有理,此間是朕失了計較。”崇禎道,“朕不會這般無聊,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後世的皇帝不會出現這等異類,萬一出個不肖子孫專拿與法度、徵稅以及用兵等有關之事項日日要求召集大朝會,京中官員怕是會被他活活累死,鑑於此,有必要對召集大朝會的具體次數做一個明確限制,比如說一個月最多兩次大朝會。”
路振飛再按捺不住,直接問:“聖上,閣臣是否享有召集大朝會之權力?”
崇禎當即向路振飛投來意味深長的一瞥,心說果然都是老狐狸,這麼快就想到了拿大朝會反制皇權、謀取利益。
“當然。”崇禎笑了笑。
只不過,崇禎對此並不介意。
還是之前的那句話,崇禎自信對於大朝會擁有著絕對的掌控力,所以並不介意給予內閣輔弼召集大朝會的權力,在將來,甚至還可以考慮給予更多官員召集大朝會的權力,類似於每一個人民代表都可以提交議桉。
頓了頓,崇禎又問道:“所以,幾位閣老意下如何?”
路振飛、孟兆祥等五位閣老互相交流了下意見,異口同聲說道:“臣等贊同將聖上關於大朝會之革新寫入到皇明祖訓之中,以俟大明之後世君臣遵行不渝。”
“臣等附議。”六部尚書、侍郎、左都御史等大員紛紛出班附和。
緊接著大殿中更多的官員,還有大殿外雲臺上的官員也紛紛附和。
甚至連崇禎都沒有意識到,今天的這次大朝會將會在明朝歷史乃至整個華夏曆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後世的史學家大多將這次的大朝會譽之為憲政濫觴。
因為皇明祖訓作為大明乃至歷史上所有封建王朝的第一部憲法的政治地位,就是在這次大朝會上確立的,更重要的是,大朝會作為大明最高權力機關的地位,也在今天的這次大朝會上被正式承認,今後的皇帝再也不可能像以前的皇帝那樣一言九鼎。
因為崇禎設計了一個閉環,修改皇明祖訓也是大事件,必須經大朝會議決。
這也就是說,後世的皇帝除非能夠說服京中超過半數的七品以上文官武臣,否則他就連皇明祖訓中的一個字都改不了,更不用說取消大朝會的關於重大事件的議決權,此事的難度約等於在聯合國大會上透過取消五常否決權的提案。
……
北通州碼頭,朱慈烺毫沒來由的打了一個寒顫。
“怎麼回事?”朱慈烺喃喃低語道,“有什麼不好的事件要發生嗎?”
正自言自語,碼頭外面忽然響起急促的馬蹄聲,朱慈烺定睛看時,只見朱慈炯騎著一匹毛色雪白的駿馬,風馳電掣般衝進碼頭。
在朱慈炯的身後,則跟著數十騎兵。
這數十騎也是騎著同樣的高頭大馬。
飛馳進碼頭之後,朱慈炯再勐一勒馬韁,胯下白馬頓時人立而起,兩隻碩大的鐵蹄在空中踢騰了好幾下才重重頓地,發出彭的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