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隨手將箭書遞給了身邊的王家彥,又說道:“多爾袞死了。”
“啊?”王家彥一下愣在那,徐應偉、江天一、鄭森、張煌言還有在場的勤王士子以及國子生全都愣在那裡,多爾袞死了?
“聖上,多爾袞死了?”王家彥有些不敢相信。
“嗯,死了。”崇禎點點頭說,“臨幸后妃時得了馬上風,暴斃。”
“哈,死了!多爾袞居然死了!哈哈,多爾袞居然死了!”徐應偉、江天一、鄭森和張煌言等士子瞬間抱在一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王家彥還有這些士子的興奮也是可以理解。
因為站在他們的視角,多爾袞不僅是建奴真正意義的皇帝,也是建奴的圖騰或者說建奴的精神支柱,現在多爾袞突然之間暴斃,相當於建奴的天塌了。
建奴的天都已經塌了,接下來大明贏得北伐還會有懸念嗎?
根本用不著明軍出手,建奴沒準就會陷入內亂,自相殘殺。
然而崇禎卻給他們兜頭澆了盆冷水,冷然說道:“不就是死了一個多爾袞麼,有什麼可值得高興的?你們如果以為多爾袞一死,建奴就會陷入內亂,八旗就會自相殘殺,最後肯定會大失所望,建奴不會內亂,八旗更不會自相殘殺。”
“聖上,此事怕是未必。”王家彥反駁道,“多爾袞暴斃,小皇帝福臨又年幼,以多鐸為首的八旗貴胃肯定會生出非份之想,一場內亂恐怕是免不了,正如當初老奴以及黃臺吉暴斃之時,建奴也是兩次險些暴發內亂。”
崇禎道:“可是最終,不也沒有暴發內亂?”
“那是因為有黃臺吉、多爾袞。”王家彥說道,“建奴的八旗貴族多魯莽之輩,但是黃臺吉和多爾袞卻是建奴中少有的智者,正是因為他們懂得忍讓,才讓建奴避免內亂,但是此時的建奴內部卻恐怕已經沒有黃臺吉、多爾袞這樣的睿智人物。”
“未必。”崇禎心說道,布木布泰的睿智未必在黃臺吉和多爾袞之下,單論政治手腕沒準尤有過之,不出意外的話,北京城內的大局已經定下來了,小皇帝福臨怕是已經親政,也已經真真正正的掌握了皇權。
“可惜。”王家彥生出了跟孟學禮一樣的嘆息。
“要是我們能夠在第一時間得知多爾袞的死訊,沒準已經拿下北京了。”
崇禎對此卻是不以為然,搖頭說:“拿下北京從來就不是問題,真要是鐵了心不惜代價的勐攻,北京早就拿下來了。”
“我們的問題是要畢其功於一役。”
“要不然,就算北京城拿下來了,但是在兗州府、山海關還有天津衛卻分別駐紮著建奴的幾十萬精銳,那時局面才反而複雜。”
“幾十萬建奴一夜之間變成流賊,就麻煩。”
停頓了下,崇禎又道:“所以這根本不算錯失良機。”
王家彥和徐應偉等士子轉念一想,聖上說的也在理,時至今日,大明想要的已經不僅僅只是光復北京,而是要畢其功於一役。
正說話間,一個國子生匆匆進來。
“聖上。”國子生向崇禎敬了記軍禮,稟報道,“朝陽門外又撿到一封箭書。”
高起潛當即上前從國子生的手中接過箭書,沒有封火漆,甚至於也沒裝信封,就是將信紙捲成筒穿在了一支箭失上。
確定箭書沒有機關陷阱,高起潛才取下書信遞交給崇禎。
崇禎看完書信一下樂了,笑著說:“有意思,范文程還有寧完我要在今夜子時獻城,讓我們準備好,只等子時一過就從東直門殺進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