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四點因素則是政治層面上的因素。
那就是,大明的政治穩定性遠遠勝過建奴。
現如今,大明朝堂的政局簡直不要太穩定,政務那一攤崇禎完全交給內閣處理,但是軍事及工商業這兩攤則是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裡。
崇禎現在手裡握著槍桿子還有錢袋子,內務府的人事任免也完全由他一言而決,內閣那邊也很識相,路振飛自從當上首輔之後還從未與崇禎鬧過不愉快。
所以完全可以預見,北伐戰端一開,大明朝堂肯定是上下一心。
但是建奴那邊恐怕就不是這個局面,首先多爾袞與布木布泰母子間就存在隱憂。
隨著順治年歲漸長,權力慾望也必然隨之膨脹,還有隨著順治接受儒家禮法薰陶的時間越長,布木布泰被迫與多爾袞私通帶給他的恥辱感也會越發的強烈,所以多爾袞與順治的皇權之爭隨時有可能暴發。
再一個,八旗貴族現在對多爾袞也是諸多不滿。
由於大明切斷了與建奴的貿易通道,使得八旗貴族再也無法獲得絲綢、茶葉、捲菸、明酒等奢侈品,從而造成八旗貴族的生活品質的下降,於是這些八旗貴族就毫無例外的將矛頭對準多爾袞,認為是多爾袞的無能才導致生活變差。
第三點,多爾袞開始大量起用甚至於重用漢臣。
對於多爾袞的苦衷,崇禎其實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因為滿人不僅貪婪,而且因循守舊,言必稱老汗祖制,反對一切形式的變革,重用這些滿人就別想從騎射時代進化到火器時代。
所以多爾袞重用漢臣完全是出於無奈。
但是重用漢臣也給建奴留下了巨大隱患。
因為投效建奴的這些漢臣毫無忠誠可言,洪承疇、吳三桂他們能夠背棄大明,就一樣能夠背棄建奴,一旦建奴給不了他們利益且喪失了威懾,這些貳臣就會像扔垃圾一樣扔掉多爾袞或者順治,甚至於就連弒君也不是不可能。
總之一句話,此時的大明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
然而建奴則是內憂外患矛盾重重,君臣日見離心,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問題,可一旦雙方陷入僵持,建奴的內部矛盾就會快速激化。
所以說,建奴根本沒有能力支撐六個月。
想到這,崇禎當即問說:“還有誰自信能勝過徐應偉,能拿出更好的方案嗎?”
彝倫堂內一片寂靜,開玩笑,徐應偉都已經打到這個程度了,誰能比他更好?這要是換成別人上去,只怕早被閻應元逆風翻盤了吧。
“那好。”崇禎喝道,“趕緊回去好好休息。”
“後天早上卯正時分到金川門外校場集合,隨朕北伐!”
“什麼?”聽到這話,在場的官員還有士子頓時間全懵掉。
一個是吃驚後天就要北伐,再一個是吃驚崇禎竟要御架親征。
“萬歲爺。”高起潛小聲勸道,“再過幾天就是除夕了,要不然等過了除夕再北伐?除夕畢竟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
“不等了。”崇禎斷然道,“有一句話叫時不我待,為了此次北伐,朕已經等待了足足四年時間,現在一刻都不想多等,後天一早就誓師北伐!”
這時候徐應偉勸道:“聖上,您乃萬金之軀,不可輕赴險地,不如由臣率師北伐,臣若是不勝,您再御駕親征也是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