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崇禎從二十萬淮安鄉勇中挑選了兩萬未成家的。
這只是崇禎父子整個移民計劃的一部分,不遠的將來,整個朝鮮八道都將會被來自大明各個省份的鎮兵所佔據,最終演變為朝鮮鎮。
只不過這個朝鮮鎮的鎮兵,全都是漢人。
至於原來的朝鮮人,將被遷往各個大城市。
面對朱慈炯的安排,李?是敢怒而不敢言。
從思政殿出來,朱慈炯目光轉向南京方向。
這個時候,父皇應該正在召開御前會議吧?
……
此刻此刻,崇禎確實在彝倫堂召開御前會議。
內務府主事馬鳴騄以及在南京的各科都給事中幾乎都參與了會議。
看到高起潛走進來,崇禎當即招招手說道:“高伴伴你回來得正好,趕緊把北直隸的詳圖替朕找出來。”
“老奴遵旨。”
高起潛趕緊帶著幾個小太監從堆積如山的地圖中找出北直隸的詳圖。
找出詳圖後,高起潛又讓小太監搬來梯子,親手掛到彝倫堂北牆上。
“好,很好,有北直隸的詳圖就直觀多了。”崇禎欣然點頭,又環顧馬鳴騄、閻應元等內務府官員說道,“接下來開始討論第一個議題。”
“北次北伐,究竟應該從哪個方向發起攻擊?”
說到這一頓,又道:“諸位愛卿儘可以暢所欲言。”
話音才剛落,鄭森便搶著說道:“聖上,臣以為應兵分兩路。”
“到前面來。”崇禎示意鄭森走到地圖前,又讓高起潛將長木竿遞給他。
鄭森接過長木竿,指著巨大的北直地圖說道:“左路從開封府北渡黃河,經衛輝府突入山西,一路北上攻破大同、宣府之後再叩居庸關南下,直逼京師!右路經海路至蓋州衛,與蓋州衛駐軍會師之後,經遼西走廊直撲山海關。”
說到這,鄭森拿長木竿輕敲了敲地圖又道:“如此,即可對建奴形成兩面合圍態勢,堵絕其向北或向東逃竄之路,最終將其圍殲於京師。”
“不錯。”崇禎欣然道,“兵分兩路是個好主意。”
“聖上,臣有不同意見。”陳子龍上前一步大聲說道。
“人中兄,請講。”鄭森客氣的將長木竿遞給陳子龍。
陳子龍卻並沒有因此就給鄭森留面子,而是很不客氣的批道:“聖上,臣以為兵分兩路乃是下下之策,當年的薩爾滸之戰,我大明便是敗於分兵。”
鄭森的俊臉當即垮下來,急道:“薩爾滸之戰與此次北伐沒有可比性。”
“我以為兩者並無區別。”陳子龍說道,“聖上曾說過,獅子搏兔亦用全力,臣以為此次北伐當集中兵力從正面擊破,一擊而定乾坤。”
鄭森反駁道:“集中兵力從正面擊破,固然要容易得多,但如果建奴北遁,又或者縮回遼東之白山黑水,豈非又要如大明與北元之對峙般,陷入曠日持久之拉扯相持?若是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難以將其剿滅,又如何是好?”
“那是將來的事。”陳子龍說道,“當下首先需要考慮的事務就是光復京師!”
鄭森反駁道:“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若不能夠未雨綢繆,事先杜絕建奴北遁或東竄之退路,他日恐將釀成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