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什麼駕,主子速速離開此地!”
看到明軍的飛車突然捨棄了綠營,轉而向著清軍的本陣勐撲過來,巢車上的寧完我、范文程等幾個鐵桿漢奸一下子就慌了神。
只有洪承疇沒有亂,厲聲大喝道:“主子速速離開此地!”
多爾袞雖然不情願,但是考慮到自己一旦有個好歹肯定會對這次大戰造成致命影響,甚至有可能動搖大清根基,所以只能忍。
當下多爾袞黑著臉,快速下了巢車。
洪承疇等幾個鐵桿漢奸也都跟著離開。
鑲黃旗的幾十個巴牙喇卻逆行上了巢車。
順便說一句,八旗滿洲的巴牙喇稱號逐漸有了氾濫趨勢。
在老奴和黃臺吉時代,巴牙喇的名額是有著嚴格限制的,每一個牛錄通常只有十人,最多也不超十二人,所以八旗滿洲的巴牙喇兵總共也就三千人。
薩爾滸之戰,老奴就是靠著三千巴牙喇兵攻破明軍大營。
但是多爾袞在對八旗進行改制之後,為了安撫各旗旗丁,就將所有的餘丁升為步甲,步甲升為馬甲,馬甲升為紅甲喇,紅甲喇則全部升為巴牙喇兵。
所以每個旗的巴牙喇數量就一下從十幾個增加到四五十個。
要不是這樣,鑲白旗也湊不出三千巴牙喇兵讓鰲拜帶去朝鮮。
巴牙喇兵擴充之後,質量有所下降,但是相比普通旗丁還是強出不少。
鑲黃旗的這幾十個巴牙喇就個個都是神箭手,手中拿的大稍弓也基本都是一石強弓,射得又遠又準,十分厲害。
轉眼間,飛車就已經巢車的斜前方。
“放箭!”瓦星阿厲聲喝道,“射死這些明狗!”
幾十個巴牙喇紛紛挽弓放箭,伴隨著“梆梆梆”的弓弦震動聲,一支支拇指粗的三稜或者四稜重箭紛紛射向空中的飛車。
換源app, 同時檢視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鄭森其實已經很小心,在空襲建奴本陣之前先爬升到了一百步。
但他還是有些小覷了建奴的白甲兵,還沒等飛到建奴本陣上方,一支支拇指粗的重箭就已經斜著射到了吊籃附近。
但是好在,重箭都已經勢竭。
一百步高,差不多是大稍弓的極限。
但是鄭森仍被嚇一跳,當即大喝道:“喜子,再升高二十步,快!”
一邊命鄭喜繼續升高二十步,鄭森一邊又給後面的飛車打出手語,提醒他們也跟著升高二十步,以免被建奴的重箭傷著。
鄭森不怕車身被射穿,主要還是擔心傷著人。
飛車的車身被射幾個洞其實沒什麼,並不會影響升降或飛行。
但是乘坐在飛車上的空軍將士為了減輕負重,不要說是棉甲披膊或者笠形盔,甚至於就連襴衫和方巾都沒有穿戴。
所以鄭森挺擔心空軍將士會被殺傷。
十架飛車很快就上升到了一百二十步的高度。
這個距離,巴牙喇兵的大稍弓也只能乾瞪眼。
即便是重箭能射到這個高度,也成了強弩之末喪失了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