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連中央方陣的偏廂車牆也未必能保得住。
一旦失去了偏廂車牆的保護,所有五個步兵旅的將士就會直接暴露在建奴的駱駝炮以及步槍的槍口下,這時就只能變陣。
密集隊形是為了強化火力密度。
對付騎兵的時候需要強化火力密度。
但是對付建奴步兵就無需加強火力密度。
因為建奴步兵沒有騎兵那樣強的衝擊力。
當下徐應偉喝道:“傳令,第1步兵旅即刻搶修被損毀之偏廂車,盡最大努力保證偏廂車牆完整,同時還要加大步兵佇列間隔,另,各野戰炮總不必再理會建奴之駱駝炮,重新鎖定出擊之建奴步兵陣,火力全開給我轟!”
既然沒有能力壓制建奴的駱駝炮,那就只能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建奴用駱駝炮打明軍的步兵方陣,明軍就用4寸野戰炮打出擊的建奴步兵方陣,然後再來看哪支軍隊對炮擊的承受能力更強。
“是!”傳令兵迅速用旗語下達命令。
西北角的第1步兵旅以及中央陣地上的野戰炮總迅速做出反應。
在崇禎給明軍制定的未來規劃中,每個步兵旅都有一個輜重營,這個輜重營專門負責看管步兵旅攜帶的輜重。
按照明軍的建制,每一個隊配有一輛偏廂車。
所以每個步兵旅裝備的偏廂車數量是135輛。
徐應偉先帶來遼東的兩個步兵旅及崇禎後帶來的四個步兵旅都沒有專屬輜重營,但是都有一個步兵營臨時兼管輜重營的差遣。
然後每隔一段時間再換另外一個步兵營兼管。
所以,徐應偉的命令下達之後,第一步兵旅下兼管輜重營差遣的那個步兵營便迅速脫離了線列陣,找來馬車輪、車轅及護板等備用零部件搶修被建奴駱駝炮打壞的偏廂車,實在沒法修補的,就用多出來的偏廂車補上。
外圍明軍的四個偏廂車陣,因為是橫向拼接,所以每個車陣只用112輛偏廂車,而每個步兵旅配屬的偏廂車有135輛,所以有23輛偏廂車可以多出來備用。
除了搶修被打壞的偏廂車,第一步兵旅的佇列也從三排變成九排。
線列陣從三排變成了九排,整個空心方陣立刻變得稀疏許多,再沒有之前擁擠。
徐應偉做的這一系列應變,效果也是立竿見影,西北角的偏廂車陣很快被修復,車陣中的明軍將士重新得到有效保護。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只要建奴的炮擊持續下去,
明軍的偏廂車陣最終還是會被摧毀,明軍將士還是會暴露在炮口下。
但是至少,這一刻的明軍將士得到了有效保護,再不用承受建奴駱駝炮的炮擊,也不會出現無謂傷亡。
與此同時,明軍再一次開始對建奴步兵的炮擊,建奴的傷亡急劇增加。
因為這個時候,分路出擊的8牛錄的八旗漢軍,距離明軍方陣已經不到六百步,距離明軍的中心主陣地也不到八百步,在這個距離,明軍炮營所裝備的4寸野戰炮的準度就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殺傷效率也就有了極大提升。
……
戰場之上風雲突變。
剛剛還在談笑風生的幾個鐵桿漢奸笑容凝固住。
多爾袞的臉色更是一下子變得陰沉,能刮下霜。
多爾袞和身邊幾個漢奸之所以變臉,是因為明軍炮兵的每一次炮擊,都必然會在出擊的兩路八旗漢軍的兵陣中犁出十數道或者數十道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