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了三個多月,終於結束了。”
“百姓終於不用再承受高米價。”
崇禎又問汪平山:“汪卿,賬目呢?”
汪平山和胡仁之已經捐了內務府員外郎。
“回聖上,賬目在這。”汪平山趕緊拿出賬本。
崇禎接過賬本,只是掃了一眼,就感覺一個頭兩個大。
因為汪平山用的還是老式記賬,就是用的漢字,而且豎著記,這樣的賬本崇禎看著就頭大如鬥,內務府現在已經全部改用阿拉伯數字記賬,而且橫著寫。
當下崇禎又把賬本還給汪平山:“汪卿,還是你來唸給朕聽吧,另外也不用事無具細什麼都說,只要挑重點念給朕聽即可。”
“臣領旨。”汪平山開啟賬本然後說道,“先說湖廣的糧食霸盤。”
“以每石三錢五分到每石四錢之間購糧一千九百七十萬石有奇,共計支出銀七百四十八萬六千兩有奇。”
“之後為了打壓糧價,先後賣出糧食九百萬石有奇,作價每石三錢,共計收入紋銀二百七十萬兩有奇。”
“借支湖廣糧商一千五百萬兩。”
“因糧價暴跌至每石一錢五分,湖廣糧商付不出本息,只能拿糧商作抵,共計收到糧食七千萬石有奇,共計折銀一千零五十萬兩。”
“湖廣糧商仍欠我號四百五十餘萬兩未曾償還。”
“再來說南直的糧食霸盤,我號前後共計往南直販運糧食一千萬石有奇,作價在每石三兩到五兩之間,共計收入足色銀四千萬兩有奇。”
“透過皇家銀號、戶部銀號、航運造船銀號借支南直糧商二千萬兩有奇。”
“因為糧價暴跌至每石五錢,觸發本息保護條款,南直糧商付不出本息,只能拿糧食作抵,共計收到糧食三千萬石有奇,折銀一千五百萬兩。”
“債支相抵,南直糧商仍欠五百萬兩有奇未曾償清。”
“湖廣以及南直之收支相抵,共計收入現銀二十萬兩,糧食一億石有奇,另外湖廣糧商以及南直糧商仍有九百五十萬兩欠銀未曾償還。”
唸完了最後一句,汪平山便將賬本輕輕合上。
“完了?”朱慈炯難以置信的問道,“沒有了?”
“完了,沒有了。”汪平山道,“所有賬目都在這裡了。”
朱慈炯吃聲說道:“也就是說,這一次水利糧食銀號一兩銀子都沒有花,白白得了二十萬兩外加一億石糧食?”
“還有九百五十萬兩未曾收回。”汪平山笑道。
“哦對,還有九百五十多萬兩欠銀沒有收回來。”朱慈炯難以置信的道,“這事可真是邪門,就是說平空多出來一千萬兩銀子加一億石糧食?”
“這一千萬兩銀子和一億石糧食可不是平空多出來的。”崇禎哼聲說道,“而是湖廣及南直的數百家大小糧商身上榨出來的。”
“這回,湖廣糧商和南直糧商真是骨頭都被榨出油來。”
頓了頓,汪平山又說道:“不過,這些人也是死有餘辜,就是一群商人,居然敢違抗聖命囤積居奇,他們不死誰死?”
“汪公,真有一億石糧食那麼多?”
朱慈烺也是有些不敢相信,這可是一億石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