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鳳陽府北邊一個叫蒙城的小縣城。
崇禎帶著兩個兒子裝扮成行商模樣,站在縣衙八字牆前的人群外面看熱鬧,身邊則拱衛著同樣喬妝成商旅模樣的胡國柱等十幾個夷丁。
此時的蒙城縣衙外正有兩股人馬在進行對峙。
一方穿著皂服腰間挎著腰刀,看著像是衙役,大概有十多個。
另一方戴斗笠、穿布衣,有許多還光著腳板,手上拿的是各種各樣的刀具,大多都是柴刀或鐮刀,但人數至少有上百個。
因為雙方人數相差太過懸殊,衙役如臨大敵。
去別處打聽情況的吳應箕很快回到崇禎跟前,小聲說道:“已經問清楚了,是因為一樁搶婚官司。”
崇禎道:“什麼樣的搶婚官司?”
吳應箕:“易家村的一個秀才央人說了門親事,可新媳婦還沒來得及過門,在一次趕集之時遇見了易員外,然後易員外也看中了這新媳婦,想要娶回家做第九房小妾,結果兩家就發生了衝突,易秀才一方吃了大虧。”
“新媳婦也被易員外給強行娶走。”
“易秀才不服,把易員外告到縣衙。”
“蒙城縣令據說是從南京貶下來的,以前曾經在翰林院呆過,是個愣頭青,一怒之下就帶著衙役捕快替易秀才把媳婦給搶回來。”
頓了頓,又道:“然後就惹怒了易家。”
“惹怒了易家?”朱慈烺道,“易員外家?”
“是易員外家。”吳應箕點點頭,隨即又說道,“也不僅僅只是易員外家,而是整個蒙城境內的易姓一族。”
朱慈烺肅然道:“整個易姓一族?”
“是的。”吳應箕說道,“易家已經放出話來,只要蒙城縣令將易秀才還有新媳婦交出來並向易家陪禮道歉,這事就算過去了,如若不然,整個蒙城的易家人不答應,現在的這百十來人僅僅只是第一波而已。”
朱慈炯大怒道:“易家這是想要殺官造反不成?”
“造反不至於。”吳應箕說道,“但是以易家在蒙城縣的勢力,給這個年輕的縣令添點堵恐怕是輕而易舉。”
崇禎道:“易家在蒙城的勢力很大嗎?”
吳應箕點頭說:“學生剛才打聽過了,易姓是蒙城最大的姓,全縣有一半以上的丁口都姓易,而易員外恰好就是易姓一族的族長。”
“這些人就不怕官府嗎?”朱慈炯怒道,“居然敢圍攻縣衙。”
“他們還真就不怕官府。”崇禎哂然說道,“原因也非常簡單,因為官府要想對蒙城縣實施有效管治,還得求著他們,所以除非他們做出殺官造反的事情,否則就算是鳳陽總督署知道了,也就不痛不癢說幾句。”
朱慈烺道:“這就是父皇說的皇權不下鄉?”
崇禎說道:“沒錯,就是因為有這些宗族在,所以皇權下不了鄉,因為鄉里的百姓根本不聽朝廷號令,而只願意聽本家族長、族老的話。”
“這些人是傻的嗎?”朱慈炯道,“易秀才也是易家人,都讓那個狗屁族長欺負成什麼樣了?他們居然還肯聽那狗屁族長的?”
崇禎嘆道:“他們不是傻,而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