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奴的第一反應看來是被他押中了。
果然向最近的銃臺發起了試探性的進攻。
現在就看那座銃臺上的九十名鄉勇能不能如他所期待的那般,堅持到最後?只要他們能夠堅持到最後一卒,建奴大機率會繞道而行!
以九十名鄉勇,卻換來一城百姓的安全,也是值了!
當下華夏把目光投向前方銃臺,你們可一定可頂住!
……
廝殺很快就開始。
何洛會原本以為,拿下一個銃臺應該會十分的輕鬆。
所以第一波進攻,何洛會並沒有派出半個牛錄,而是隻派了五十個旗丁,因為他覺得有五十個旗丁就足夠了。
五十個旗丁拼起兩輛楯車,向銃臺發起了進攻。
建奴的楯車因為太過笨拙,車體厚重,輪子卻很小,所以行軍的時候得進行分拆,然後裝載在馬車或者偏廂車上帶走。
遇到打仗的時候,再把楯車拼裝起來。
建奴很快就進入五百步內,銃臺的守軍毫無反應。
看到這,何洛會就笑了,看來果然如豫親王所料,睢寧的明軍雖然也修築了銃臺,但是睢寧明軍的器械卻完全沒辦法跟徐州明軍的器械相比。
換成徐州的銃臺,虎蹲炮早就噼頭蓋臉的打過來。
一直推進到壕溝的邊緣,銃臺上的明軍都毫無反應。
鑲白旗的五十旗丁將楯車推入壕溝,又緣索下到溝底。
再把楯車推到銃臺護牆外並把雲梯架起來,然後分出二十個旗丁順著雲梯往上爬,另外三十個旗丁則留在對面的護坡以及溝底,用弓箭提供保護。
然而銃臺上的明軍卻始終沒有露頭,任由旗丁攀著雲梯往銃臺上爬。
明軍始終不露頭,守在溝底以及對面護坡上的旗丁也就只能乾瞪眼,一箭都未發。
不一會,兩個旗丁便率先躍入護牆,隨即銃臺內便響起巨大的喊殺聲,隔著護牆,隱約可以看到有漁網拋起並張開,還有一瓢瓢的金汁凌空潑灑。
緊接著就響起兩聲無比淒厲的慘叫,但很快又戛然而止。
隨即第二撥的兩個旗丁又翻過護牆,同樣的一幕再次上演。
先是漁網向上拋起張開,接著又是一瓢瓢金汁凌空潑灑過來。
前後還不到片刻,二十個旗丁就像排隊跳海的倉鼠,一撥一撥的翻牆進入到銃臺,隨即銃臺內便響起巨大的喊殺聲,緊接著響起淒厲的慘叫聲,但很快慘叫聲以及喊殺聲便又戛然而止,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
但是空氣中傳來的惡臭,卻清楚昭示著銃臺上剛爆發了惡戰。
“金汁,漁網,估計還會有石灰包,還有不再堅守在護牆後!”何洛會咬牙切齒、一字一頓的說道,“跟雲龍山的明軍一個路數!”
小書亭app
尼雅哈沉聲道:“這個路數挺難對付的。”
“也沒有什麼難對付的。”何洛會黑著臉說道。
“只要相鄰的銃臺沒有配備虎蹲炮,不能往我們頭上傾瀉銃子,單憑這一座銃臺,根本就不足為慮,多派一些人手就能淹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