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時在睢寧縣,其中的一個銃臺。
華夏已經將該銃臺的九十名鄉勇集合到了銃臺廣場。
環視全隊一週,華夏板著臉喝道:“號令簡明條款再給我背誦一遍!”
“是!”九十名鄉勇轟然應諾,隨即便開始背誦條款,“凡耳,只聽號鼓;凡眼,只看燈旗;號鼓燈旗不動,天塌也不許動!”
“若擂鼓該進,前面就是刀山火海亦得進!”
“若集結號響,前面就是金山銀山也得退!”
幾個月的艱苦訓練,集體背誦,鄉勇們早已經將崇禎刪改之後的績效新書背誦得滾瓜爛熟,尤其最要緊的號令簡明條款更是倒背如流。
待鄉勇們背誦完了,華夏又道:“今天我再與你們講講打仗的意義,你們以為,這仗是為了聖上打的,是為了大明打的嗎?”
“我現在告訴你們,不是,這是為了你們自己打的!”
“睢寧縣城丟掉了,對於聖上,對於大明來說不過丟了座小小縣城。”
“但是對你們來說,丟掉的就是你們的家,你們世世代代、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一方土地,而你們的父母也會慘死在建奴的屠刀之下,你們的妻女也將會遭到建奴的姦淫,你們的兒孫將成為建奴的奴才,世世代代永不得翻身!”
“所以好好想想吧,如果你們不守在這裡,”
“如果你們逃跑了,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鄉勇們的表情漸漸凝重,因為華夏描繪了一副可怕的景象。
恍忽之間,他們眼前就又浮現起國難戲班唱過的那幾出戏,開原三屠、遼東十日,還有就是建奴屠京,這太可怕了。
華夏又道:“反之如果你們不跑,如果你們在戰場上展現出與敵決一死戰的決心,建奴就未必會在睢寧縣死戰,無論如何這只不過是一座小城,一旦所要付出的代價已經遠超過所能獲得的好處,建奴就會打起退膛鼓。”
“建奴退,這一方土地就能保全。”
“你們的父母妻兒也能得以保全。”
“即便是你們戰死了,朝廷也將會按照邊軍士卒的標準予以撫卹,不僅你們的名字可以刻在太祖陵前的英烈祠上,你們的父母妻兒也將會獲得五十兩銀子的陣亡撫卹金,除了這兩樣,還有更加重要的一點!”
說此一頓,華夏又道:“你們的兒子將可以保送進入國子監讀書!沒有兒子,也可以蔭一從子或者外甥入國子監,國子監學成畢業即可入士子營當勤王士子!”
聽到這,銃臺上列隊的九十名鄉勇當即便不澹定了,可以當勤王士子?
這小半年與華夏相處,這些鄉勇對於勤王士子這個頭銜已經再清楚不過。
因為華夏就是勤王士子,縣尊老爺見了他都得畢恭畢敬,縣裡的那些衙役胥吏平日裡都是作威作福,可是自從華夏來了之後,這些衙役胥吏就全都把尾巴夾起來,因為一不小心犯在華夏手裡,輕則一頓棍棒,重則直接處死。
而且勤王士子過手的錢糧是以漕船計量!
所以在這些鄉勇的眼裡,勤王士子就是個不得了的大官!
想到自己的兒子有機會進入國子監讀書,讀完畢業還可以當勤王士子,這些鄉勇就再也沒辦法澹定,死亡,突然之間也沒那麼可怕!
看著這些鄉勇眼神中流露出的光,就知道鼓舞已經到位。
華夏便來到下一個銃臺,繼續召集九十名鄉勇進行訓話。
再後來,華夏覺得這樣速度太慢,就讓王破壺帶著親兵把每十個銃臺的九百名鄉勇聚集到一個銃臺,進行統一訓話,這樣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