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建奴的楯車來說都不過是撓癢癢。
只有佛郎機炮或者虎蹲炮發射的合口彈才能威脅到楯車。
然而外圍銃臺並沒有裝備佛郎機炮,虎蹲炮雖然有很多,精度卻又差到極點,所以根本不足以阻止楯車的推進。
很快,楯車就推進到銃臺壕溝邊緣。
再往前就是兩丈高的土坎,建奴白甲兵卻沒有絲毫停頓。
當楯車重心越過土坎邊緣,六輛楯車便一個跟斗翻下去,轟的一聲砸在溝底。
隨即一百多個白甲兵猶如像下餃子般跳下兩丈深的壕溝,合力將翻倒在壕溝底部的楯車重新扶正,繼續沿著壕溝底部往前推進。
不得不承認,建奴真的很善於總結。
上次夏鎮大戰之時,建奴就沒有這個戰法。
當時建奴將楯車推到護坡邊緣之後就被迫停下來。
但是這次徐州大戰,建奴就總結出楯車跨越壕溝的戰法。
這個戰法簡單粗暴卻有效,那就是直接將楯車推下壕溝,反正楯車堅固厚實,摔兩下又不會有事,甚至還可以藉助楯車的重量碾平溝底的鹿角木刺。
剛才攻擊外圍第一重銃臺,建奴所使用的就是這套戰法。
庫爾闡帶著一百多個白甲,推著六輛楯車從壕溝底部繼續往前推進。
無數銃子仍舊雨點般落下,而且現在建奴到了壕溝底部,楯車就再無法提供庇護,因而這些銃子就都落在了建奴身上。
然而,仍不足以造成致命殺傷。
因為這些建奴白甲兵都披了三重甲。
只有偶爾命中的合口彈能造成殺傷。
“休!”伴隨著一陣撕裂空氣的尖嘯,
一顆30兩重的合口彈命中一個白甲兵。
【注:明代1兩=37.3克,30兩=1.119千克】
【注:1.119千克的合口彈是一顆直徑將近10cm的石球】
隨即就是“彭”的一聲巨響,白甲兵的胸口瞬間被砸得凹了下去。
虎蹲炮由於是敞口設計,氣密性不足,因而彈丸初速不高,其彈頭動能遠不足與後世的平射炮相提並論。
但即便如此,也足以造成致命的殺傷。
一公斤多的石疙瘩,確實不可能連續貫穿鐵扎甲、棉甲及鎖子甲,卻足可以將三重甲胃砸得凹陷,並將巨大動能傳導到建奴身上。
“噗!”被擊中的建奴白甲兵張嘴吐出一大團血塊。
然後整個人迅速萎頓在地上,倒地之後再沒有動靜。
然而,庫爾闡和其他的白甲兵卻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
這些身經百戰的建奴白甲兵,早就已經見過太多的生死。
沒有一個白甲兵的情緒受到影響,隨後跟進的白甲兵更是紛紛挽開了大稍弓,將一支支足有三尺長的重箭射向銃臺上的明軍。
按說,鳥銃等火器應該比弓箭殺傷力更大。
但在這個區域性戰場,建奴的弓箭卻取得了碾壓性的優勢。
守在銃臺護欄後面的明軍火槍手一個接一個的遭到射殺,死了將近一半人後,剩下的明軍火槍手嚇得不敢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