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徐州,自然是有他崇禎親自鎮守,唯獨邳州還缺個主帥。
邳州原本就有八鎮邊軍,左夢庚、金聲桓的兩萬人到徐州後,崇禎又從徐州調了兩鎮邊軍去邳州,所以現在邳州也是十鎮兵。
邳州這十鎮邊軍分別來自劉澤清、劉良左及高傑麾下,十個總兵官資歷相若,能力也差不多,所以從中選拔一個總兵當提督,肯定是沒辦法服眾。
但是崇禎手頭又沒有可用的帥臣,總不能臨時把王家彥從山東召回吧?畢竟,在接下來的大戰中,山東的位置也是極其重要。
思來想去,崇禎覺得也就路振飛能行。
首先路振飛的資歷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本身就是總督,而且與劉澤清麾下的十鎮總兵也是舊相識,所以相處起來應該是問題不大。
能力方面不好說,但也只能讓他試試。
誰讓他現在手底下沒有可用的帥臣呢?
士子營倒有幾顆好苗子,但是缺乏歷練。
比如說閻應元,此時正被派去淮安府練兵。
又比如說鄭森,帶兵能力和戰陣指揮都不錯,但太年輕,驟然之間放他去邳州獨當一面那是害他,邳州的十鎮總兵也絕不會服從他指揮。
所以,只能讓路振飛去邳州,把他的運軍也調上去。
前往夏鎮和山陽的急遞很快派出,崇禎也開始巡視城防。
徐州的防禦設施跟夏鎮的防禦設施一脈相承,唯一區別就是夏鎮防線的核心只是個沒有城牆的運河邊小鎮,而徐州防線的核心是徐州城。
但是,崇禎仍舊讓徐州的邊軍在外圍修築了十二重銃臺。
而且徐州防線的銃臺數要比夏鎮多一百多個,總共達到六百多個。
此外,夏鎮大戰結束後,崇禎又下令對夏鎮、徐州以及邳州外圍的銃臺進行加固,壕溝挖得更寬,從之前的三十步拓寬到五十步,深度也從一丈加深到三丈,還有銃臺前緣的護牆全部從木柵欄改成了夯土牆,厚度為五尺!
不過,相比起夏鎮防線,徐州防線和邳州防線存在一個致命隱憂。
遙望著明顯高過地平線、甚至高過徐州城牆的黃河大堤,崇禎眼中掠過一抹憂色,這個致命隱憂就是黃河!
好在,還有劉鴻逵以及鄭彩叔侄率領的水師。
之前在崇禎一再催促下,鄭芝龍不得已又從福建調來五十艘鳥船,現在用來拱衛徐州防線的水師已經有150艘鳥船,足足6000水師官兵。
此外在洪澤湖以下河道,還有鄭彩所率領的水師分遣隊。
這支水師分遣隊總共由4艘洋船(戎克船)、20艘烏尾船所組成,遇到荷蘭、萄萄牙或西班牙的遠征艦隊肯定夠嗆,但用來對付三順王帶到建奴那邊的水師卻綽綽有餘,因為雙方戰船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
建奴其實也清楚這一點,所以壓根就沒有想過動用水師。
一是因為水師實力不濟,二是水師戰船過不了運河橋閘。
多鐸根本就沒有呼叫水師戰船,而只是呼叫水師的漕船,幫著運輸輜重糧草,減輕大軍的負擔,僅此而已。
多鐸大軍的速度並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