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選擇了保證士民的利益,對庶民採取最殘酷的壓榨政策,結果就是,在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的打擊下,大明滅亡了。
那麼保證庶民利益,殘酷打擊士民行不能?
答桉是不行,因為李自成的起義軍就是這麼做的,可最終因為這一做法招致北方地主縉紳的瘋狂反撲,最終讓建奴撿了便宜。
所以說大明朝廷也採取這一做法,只會亡得更快。
這基本上就是一道無解的送命題,但是現在卻讓崇禎解出來了。
崇禎的解決方桉就是搞南北分治,南方討好士民,北方則全力爭取庶民支援。
這麼做的好處就是,既能穩住南方基本盤,又能爭取北方民心,說白了這其實就是明朝版的一國兩制。
“這是搞南北分治?!”
堵胤錫和金鉉的腦海中同時響起一聲驚雷。
兩人雖然也是士民中的一員,但是考慮問題的角度卻已經跳出本身所在階層,兩人都能站在大明朝廷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在此之前,他們其實也曾想解決這道難題。
但是最終,兩人卻都沒有想到合適的方桉。
可是今天,這道難題居然讓聖上給解開了?
聽完崇禎的解答後,兩人有著眼前豁然開朗的感覺。
是啊,有誰規定大明朝廷就一定非得采取全國統一的國策呢?
為什麼就不能南方一套國策,在北方則採取另外一套國策呢?
這樣一來,所有的難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這法子簡直絕了!
想到這裡,堵胤錫和金鉉不由得對崇禎生出一等崇敬的心思。
當初決定追責北方縉紳沒收土地並拿到南京發賣之時,聖上多半就想到這一節,也就是說聖上從一開始就已經籌劃好全盤計劃,而不是單純的為了籌餉,此等縝密之心思,此等深遠之籌謀,真乃不世出之千古雄主是也!
此刻,堵胤錫和金鉉對崇禎是真服了。
崇禎又對堵胤錫道:“堵卿,均田畝就先從歸德開始吧,等你們在歸德摸索出了一整套成熟方桉,再在河南及山東兩省全面推行。”
“是。”堵胤錫趕緊站起身,長揖說道,“但是均田畝的具體細則還請聖上示下。”
“朕這裡沒有細則。”崇禎一擺手又道,“具體細則你跟河南巡撫陳潛夫商議吧,朕這裡只有幾條原則,不管大口小口還是女子都按一口來計入均田,哪怕是剛出生的嬰兒,只要發出過一聲啼哭,就必須納入均田。”
“考慮到河南現在人口稀少,先按照一口給田5畝執行。”
【注:三個壯勞力的五口之家耕種25畝就已經是極限,再多就只能個給人種,均田畝的目標是量產自耕農,而非地主,所以人均5畝是一個極值】
“由於河南現在已經是邊鎮,隨時可能遭受建奴的侵擾,因此五年內免除一切稅賦。”
“再一個,優先把黃河南北兩岸各個州縣的耕地分下去,其餘州縣的地先留著,用於第二期債券託底。”
關於均田,崇禎有很多想法。
比如全面禁止耕地賣買等等。
但是這些想法都不怎麼成熟。
而且現在也用不著考慮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