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軍械是崇禎離開南京前就跟康百萬說好的。
“聖上,這是您要的軍械,一共兩千支魯密銃!”詹仰之指著身後逶迤而行的近千頭驢子說道,“此外還有長矛四千餘支,腰刀六千餘把,棉甲六千餘副。”
長矛、腰刀和棉甲都沒什麼,兩千餘支魯密銃卻讓崇禎有些意外。
因為他要的僅只是鳥銃而已,卻沒想到大明兵工廠居然向他提供了魯密銃。
畢竟大明兵工廠從整合完成再到投入生產,滿打滿算也就一個半月的時間,這麼點時間居然就能生產出兩千多支魯密銃?
這無疑是違背常識的。
崇禎道:“這兩千多支魯密銃哪來的?”
詹仰之笑著說道:“回聖上話,魯密銃最難加工的是銃管,正好之前的鳥銃廠庫房就有留存的兩千多支銃管,就都拿來改為魯密銃。”
“是這麼回事啊。”崇禎難免有些失望。
當下崇禎命詹仰之將軍械卸下,再開箱。
崇禎從中拿出一支魯密銃,整個銃身已然是有了近代步槍的雛形,但扳機還是夾持火繩的蛇杆機構,而且沒有配刺刀。
接著拿出多支魯密銃進行比較。
可以明顯的看到,魯密銃的銃管壁厚不均,甚至連形狀都不規則,有的是八邊形,有的是四邊形銼四個倒角,還有六邊形,沒有圓形。
也沒有靠山準星這些視瞄機構,一概沒有。
崇禎的臉色變得有些難堪:“這也叫魯密銃?”
徐州邊鎮也有不少魯密銃,兩者有著明顯區別。
“呃……”詹仰之愣了下說道,“外形是粗糙些,但所有銃管都回爐重新鍛打,銃管內壁也是重新鑽過孔,而且重新對曲直進行校正,一切工序都是按魯密銃的要求進行,最後也做了試放,精度以及射程都與魯密銃差相彷佛。”
“好吧。”崇禎對此也感到無奈,飯要一口一口吃。
頓了頓,崇禎又問道:“三千輛偏廂車什麼時候能造好?”
詹仰之輕噢一聲說道:“廂車廠因為木料沒能及時到位,可能還要一段時間才能造好三千輛偏廂車,大概一個月。”
崇禎嗯了一聲又問道:“澳門卜加勞炮廠的五十個槍炮工程師到了嗎?”
“還沒。”詹仰之搖了搖頭,旋即又道,“不過廣州那邊已經發來急遞,卜加勞炮廠的五十個槍炮工程師已經從澳門出發。”
崇禎舒了口氣,又道:“詹翁,這批魯密銃就算了,但是下一批魯密銃,還有偏廂車、虎蹲炮及紅夷大炮,就必須得執行朕之前所說的標準化!如果還是像這一批,那朕是要拒收的,所有損失由你們承擔。”
“是是是,一定標準化,一定執行標準化,這批魯密銃也是因為要得急,不然肯定標準化。”停頓了下,詹仰之又道,“不過這個造價……”
“朕說了,造價不用擔心。”崇禎慨然說道,“只要東西好,錢不是問題。”
說話之間,鄭森等六十多個士子長已經趕到,崇禎當即讓他們帶著勤王士子來領取軍械並且分發下去。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資料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