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想辦事,首先必須得恢復官僚機構的運轉。
要想恢復官僚機構的運轉,就必須先有一個大腦——也就是內閣。
然而,程式上沒有問題並不意味著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其實還有一件更加十萬火急的事情等著朱由崧這個監國處理。
那就是對江北四鎮的安撫,或者鎮壓?
除了黃得功外,其他三鎮這會已經成了驚弓之鳥。
他們都覺得大明朝快完了,所以都在拼了命的打家劫舍,斂聚資財。
這時候,劉良佐正在鳳陽府燒殺劫掠,劉澤清正在淮安府燒殺劫掠,高傑一路洗劫到揚州府還不夠,把揚州府城也給團團包圍住。
這他媽的哪是官軍?根本就是賊寇嘛!
只有黃得功的軍隊保持著嚴明的紀律,沒有劫掠。
但無論是剛當上監國的朱由崧,還是史可法這些東林黨大佬,都沒把這事放心上,只是把黃得功所部調到儀真,充當南京的屏障。
至於鳳陽、淮安還有揚州三府,且由得高傑他們鬧去。
無非就是想要錢財,只要高傑他們還認大明朝廷就行。
……
南京官員是這麼想的,遠在北京的官員也是這麼想的。
因為就在朱由崧在南京接任監國同日,建奴大軍也殺到北京城外,劫後餘生的北京官員自發的湧到朝陽門外迎接。
結果發現,來的不是預想中的關寧軍,而是建奴大軍。
看到建奴,北京的官員們都有些懵逼,但是很快又開始安慰自己,管他是建奴還是什麼奴,只要他們還認大明就好,借師助剿嘛。
直到現在,吳三桂打出的都還是“借師助剿”的旗號。
但實際上,從一片石之戰爆發那一刻建奴就反客為主,成為主導。
多爾袞甚至不讓吳三桂進入北京,而是命令多鐸率八旗蒙古挾裹著吳三桂的關寧軍,繞過北京城繼續追殺大順軍。
多爾袞自己則帶著八旗滿洲和八旗漢軍開進了北京城。
這時候的北京真可謂是一片狼籍,紫禁城更是幾乎完全化為灰燼,李自成這廝在臨走之前放了一把火,幾乎燒光整個紫禁城。
就只剩下建極殿沒有被大火波及。
坐在建極殿的龍椅上,多爾袞不禁思緒萬千。
他不禁想起了皇太極在彌留之際留下的遺訓,倘得北京便當遷都,然後徐圖中原。
當時多爾袞只覺得,大清就算有朝一日真能奪取北京,但是時間上至少也得幾十年,卻萬萬沒有想到,才一年就佔領了北京。
所以現在,真要把國都遷到北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