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一方世界存在的時間很短暫,但的的確確出現過,並非是幻象。
“佛祖。”
此時長耳歡喜菩薩和文殊、普賢還有靈吉都看到了如來佛祖指尖上的水珠,這一刻他們紛紛露出了嫉妒羨慕的神情。
他們可都是聖人門下,在這方面眼界遠超尋常人,自然能看出這其中的奧妙來。
大乘佛教的觀世音菩薩就是用一滴普通的水將他們打敗了。
大羅與準聖是兩個概念,同樣修煉元神之道和肉體之道也是不相同的。
修煉元神之道在這個大羅這個境界會一直原地踏步,直至走出自己的道,瞬間跨過這個階段。而修煉肉體的卻不同,他們會拼命地鍛鍊肉體,一點一滴地積累下去,然後給人一股水到渠成的感覺跨過去。
看似修煉肉體的要容易其實不然,正是因為這種水到渠成才更加難走,比如修煉到大羅境肉體幾乎已經到了極限,再想繼續強化,那麼就需要各種外力幫助了,比如陰陽二氣、神通法則淬鍊肉身。
就好比說,你有底蘊了自然有各種先天之物助你繼續成長,但這還不算完,其中的各種痛苦和簡單遠超想象。你沒底蘊了,那隻能拼自己天賦了,努力領悟神通,以神通熔鍊、淬鍊肉體跨過去。
而修煉元神之道的難題就在於領悟,你悟了便悟了,沒悟!沒有走出自己的道,好吧!原地踏步待著吧。
此時靈山上的如來佛祖望著指尖緩緩蒸發消散的水珠,不由緩緩嘆氣道:“我佛教即將再添一位至尊啊。”
觀世音即將成為準聖!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且沒有稱佛祖那是因為觀世音走的是純粹神通之道,並非是依靠佛法走出的道。
長耳歡喜菩薩滿臉的嫉恨,他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做了人人背後唾棄的叛教之人,他都這麼瘋狂努力了,結果竟然還落後了,尤其是觀世音!算什麼?明明是最小的存在,如今竟然卻要成就準聖之道了。
而文殊、普賢還有靈吉三位菩薩更是以複雜目光面面相覷一眼後,最後幽幽地一嘆,他們何嘗不嫉妒。
曾經在闡教中他們不管多麼努力,元始天尊眼中永遠只有廣成子,什麼好的都要先盡廣成子,他們不甘心,憑啥出力的時候都有份,結果好處大頭都是廣成子的。
這種長久的不平衡偏心下,他們憋著一股怒氣,至於叛教一個是西方佛教的吸引,另一個還是因為西方佛教能給他們一個努力的平臺,只要努力他們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結果!曾經名聲不顯的紅雲聖人門下觀世音竟然走到了他們前頭。
不僅僅是因為準聖的羨慕,他們更加羨慕的還是紅雲聖人的手段竟然令門下之人其樂融融,縱然性格不合也不會出現利益之爭。
因為紅雲聖人從來不會將利益隨著自己的喜好分給那個徒弟,也不會因為誰最努力就多分點,而是蛋糕擺在徒弟們面前,想要那個自己去選,能吃多少各看自己本事。
就好比那無天、地藏、觀世音選擇的是佛門,因此便走上了光大佛門的重任,同樣與大乘佛教氣運捆綁,走到哪一步全靠自己努力。
龜靈聖母心性平和,與世無爭,不喜歡爭鬥,因此便留在了縹緲宮,選擇的是逍遙之道。
黃龍、趙公明心性使然下,二人分別去了天庭,也是順著自己的心意走。
三霄加入佛門不過是為了躲避封神大劫,當然也是本身契合佛門的琉璃金身法,選擇的是佛道雙休。
可以說,紅雲門下自己從來沒有利益之爭,哪怕是大乘佛教也是這般,你有本事成了準聖,那麼就讓你開立一脈,你走自己的道。
你說你的佛是什麼佛就走什麼樣的道,你有能力自己拉攏人就是了。
“阿彌陀佛。”
文殊、普賢還有靈吉三位菩薩深深吸了一口氣放下了這執念,他們已經也選擇了自己的道,那麼只有勇往直前,能做出這種決定的他們自然也是心志堅定之輩,自然不會輕易被人影響。
求支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