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天佛祖這一次彷彿成了配角,然而此時一身黑袍披肩長髮的他卻是滿臉的笑容,如此一來日後這南瞻部洲幾乎就是他說了算了,對於自家師尊對大乘佛教地安排他也欣然領命,畢竟哪怕是原本詭計中的無天佛祖也是一個心胸闊廣之人。
至於西方佛母孔雀大明王孔宣,卻是滿臉的笑容,如今這大乘佛教西行之路展開,他心中最後的一塊心病就是金翅大鵬雕了,待功德圓滿之後他便可以放心全力的追逐最強了。
西方佛教派遣的乃是歡喜菩薩,而大乘佛教派遣的則是觀世音菩薩。
歡喜菩薩前身乃是截教的長耳定光仙,在封神時期便已經是三花聚頂五氣朝元之境,封神一過便踏入了大羅金仙境。
西方佛教的四大菩薩相對比下,的確是長耳歡喜菩薩的實力最強,雖然與文殊和普賢都是大羅圓滿境,但很明顯人家和多寶如來關係好,因此這最大的功德交予了長耳,西方聖人也是默不作聲。
反正給誰都一樣,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利益最大化,長耳歡喜菩薩的確是四大菩薩中最有機會踏入準聖的,因此這個功德至關重要。
同樣大乘佛教的也是如此,只不過如今的觀世音菩薩不僅僅是大羅金仙圓滿境,更是已經悟出了自己的道,半隻腳踏入了準聖境,就差臨門一腳了,可以說得到這一次的功德是妥妥的準聖大能。
而云霄雖然也不怕,同樣是半步大羅,但成也三霄敗也三霄,三霄氣運相連,瓊宵和碧霄二人雖然大羅圓滿境,但三人氣運相連,相比之下雲霄踏入準聖的速度肯定不會有觀世音快。
優勝劣汰從哪裡都是這般,選擇最合適,也是選擇出最佳壯大教派的,當然雙方也同樣給了其餘者機緣。
人間,大唐長安。
長耳歡喜菩薩笑呵呵地望著人間的城池,頓時一笑,立於城門外搖身一變,直接化作了一個頭頂長瘡、紅斑甚至化膿的疥癲遊僧。
就在他剛落下的瞬間,頓時四周迷霧繚繞,只見長安城內的土地、城隍及滿長安城各廟神祇紛紛出現在了城外。
黑壓壓足足有三百多的神祇出現,唯有的赫然是長安城的城隍和土地,只見二人神色恭敬地一拱手。
“長安眾神拜見西方歡喜菩薩。”
字眼中很明顯提及西方二字,也是在警告說這裡可是南瞻部洲,不是你們的地盤,長耳歡喜菩薩化作的疥癲遊憎臉上露出了笑容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貧僧此次前來可是受佛祖指點。”
雖然滿臉的笑容,但此時的長耳歡喜菩薩心中卻是憋屈憤恨,好好!剛來就給老子一個下馬威,不過他也暗暗心驚,這南瞻部洲的土地和城隍當真是太恐怖了,完全是聯合的密不透風。
面對這個疥癲遊憎長安的城隍滿臉的笑容點頭拱手道:“吾等已經得到訊息,但此地不同西牛賀洲,上面人讓吾等來告訴下菩薩。”
什麼叫告訴,明明就是警告他別惹禍。
可為了功德,為了那準聖!只見疥癲遊憎強忍著怒火,露出難堪的笑容點頭道:“自然如此,貧僧化作這般模樣便是如此。”
看到對方聽進去了後,只見土地和城隍笑呵呵的一點頭,紛紛轉身揮手示意下,瞬間身後的各個神祇讓出了一條通道。
長耳歡喜菩薩化作的疥癲遊憎一臉的輕鬆笑容雙手合十緩緩朝著長安城內走去,但此時他的眼中卻是冰冷的,該死的!一群螻蟻竟然膽敢這般冒犯他!
貞觀十三年,歲次己巳,九月甲戌,初三日,癸卯良辰。玄奘、法海兩位大法師,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都在長安城化生寺開演諸品妙經。唐王早朝已畢後更是率領文武百官,乘鳳輦龍車,出離金鑾寶殿,徑上寺來拈香。
這一日天穹萬道祥光,仁風輕淡蕩,化日麗非常,官環佩分前後,五衛旌旗列兩旁。
化生寺內人聲鼎沸,唐王端坐在鑾帳內,遙望著遠處高臺上的兩位聖僧講法。
“佛有千面,心只一善、人只一心,面卻千變,心中有佛……便是佛……。”
一身潔白僧袍的玄奘講解的佛法幾乎囊括了當今他們知曉的各路佛倫,幾乎是海納百川,意思是說遵循本心便是自己的佛,無需糾結。
而另一位一身紅色僧袍的法海神色威嚴的講法下,佛法中卻是有深刻的痕跡,幾乎就是地藏王菩薩的佛法,遵循善惡有報,普度世人的佛法。
就在今日言法完畢時,猛然天穹祥光萬丈,眾人紛紛驚呼聲下,只見天空出現一朵白蓮,而白蓮上的正是大乘佛教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拜見觀世音菩薩。”
“顯靈了。”
眾僧紛紛驚呼叩拜,就連唐王都被驚動,率領文武百官驚呼地對著天穹上顯靈的觀世音菩薩行禮。
“拜見觀世音菩薩。”
怎麼說這裡也是屬於南瞻部洲管轄,自然而然地大乘佛教和天庭仙神香火是比較旺盛的,因此在南瞻部洲最大的信仰勢力便是天庭諸神和大乘佛教了。
顯靈的觀世音菩薩臉上露出慈悲的笑容望著下方的眾生,直接目視化生寺高臺上講法的法海。
“我南瞻部洲敬天禮地,養氣潛靈,更有天庭諸神庇護,大乘佛法普度世人。”
開場白一句話頓時令此時隱藏在人群中的疥癲遊憎憤怒地瞪大了眼,好傢伙!你這一說,你南瞻部洲就是最好的唄。
只見觀世音菩薩慈悲地望著下方直接莊嚴道:“法海,你悟性之高,與我佛有緣,上古洪荒時期西方極地之處有一大教乃西方佛教,曾欠我大乘佛教三藏經書共計三十五部,汝既已歸屬我佛,可西行前往為我大乘佛教取回真經。”
好傢伙,這一句活下來後,無數僧人都羨慕地望著法海,一旁的玄奘更是瞪大了眼,這世界怎麼了?取經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