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七年,春二月,忽急報傳至朝歌,北海七十二路諸侯袁福通等造反。
龍德殿內的帝辛勃然大怒,一雙黑眸泛著寒光,大殿內文武百官也是紛紛詫異,這袁福通傻了?其餘諸侯難不成也傻了不成?
北海!
“大王,老臣願領兵出征北海。”
不怒自威的聞仲直接出列沉聲說道,頓時殿內百官紛紛點頭,不錯,如今他們大王已經威加四海,此時有人反叛當以最快的速度平定,如此方可不損大商之威名。
“大王,黃飛虎願領兵出征平叛。”
武成王黃飛虎也開始請命,這個時候誰都知道,大商威加四海雖然時間不長,但如今正是威望最濃的時候,絕對要以雷霆手段震懾天下才是。
看著請戰的二人帝辛臉色難看剛準備說什麼時,突然耳邊一顫,似乎聽到了什麼人在講話,頓時深深吸了一口氣,臉上的霜寒緩緩消散,緊接著突然發出了爽朗的笑聲。
“哈哈,區區北海七十二路諸侯不過彈丸之地,就當給孤枯燥的日子添了幾分樂趣。”
不以為意豪放的笑聲下,百官紛紛皺眉,他們的大王這話說的可不對啊,北海袁福通的確是彈丸之地,但如今大商威加四海這才幾年,出現這樣的聲音可不好。
帝辛隨意的揮袖大笑搖頭道:“北伯侯崇候虎是幹什麼吃的,四大諸侯統領八百小諸侯,他崇候虎北地兩百小諸侯就反了七十二路,廢物。”
帝辛這陣陣大喝下,似乎都在罵北伯侯崇候虎,反而北海袁福通之流卻是無關緊要的存在。
“給孤傳王令,告訴北伯侯崇候虎,若天下小諸侯每逢動盪,孤便派出大商之軍,豈不是告訴四大諸侯,孤要插手天下諸侯領地之事。”
天下四大諸侯分別統領兩百路小諸侯,按理來說治下的小諸侯出現動亂甚至反叛,第一個出兵的當是這作為的大諸侯,而非大商。
大商貿然插手恐有介入諸侯的嫌疑,帝辛這麼一句提醒,頓時朝堂內文武紛紛暗暗滴咕起來。
往日他們的王極其霸道,這可是天賜良機能插手北地的機會,他們的大王竟然不管了,而且北伯侯崇候虎天下誰不知是最效忠你的。
自紂王四年,大商在新王的帶領下威加四海後,天下臣服。
帝辛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
短短三年的時間,帝辛便匯聚了紅光滔滔的人王氣運,更是自三皇之後,可媲美五帝濃厚氣運,人王紅光氣運更是沖天。
北海,無名小山。
掐指一算,準提頓時面露苦笑搖頭道:“師兄,這人王當真是狂妄,我等失算了。”
本來按照他們的算計,以人王這般霸道的性格,敢有人反他,他絕對要第一個出兵,而且還要以雷霆手段平定,更是藉此機會插手北地諸侯。
然而!這位霸道氣吞萬里如虎的人王帝辛,竟然擺出一副安享太平的模樣,似乎雄心已無當年之狀,滿足於當下。
看著自己算計失敗,接引眉宇間閃過一道憂愁,望著自己座下暗澹了一分的金蓮,不由嘆氣道:“時也命也,僅北海一地便損我西方千年氣運。”
迷惑北海諸侯造反,哪怕是聖人都要影響氣運。
看著自家師兄接引肉疼的神色,而準提卻是隨意的輕笑一聲,掌心間泛著一團被金光裹住的黑色魔氣,眯著眼露出了笑容。
“成與不成皆看天運,師兄你先回須彌山吧,師弟要去朝歌一趟。”
看著自家師弟掌心中的本門氣運和魔氣,接引滿臉苦相的閉上了眼,座下金蓮閃爍下緩緩消失在了這無名小山。
一日,帝辛早朝登殿,設聚文武。但見:
瑞靄紛紜,金鑾殿上坐君王,祥光繚繞,白玉階前列文武。沉檀八百噴金爐,則見那珠簾高卷,蘭麝氤氳籠寶扇,且看他雉尾低迴。
自上一次北海袁福通造反後,百官更是發現往日最為神秘的國師竟然開始上朝了,所有人都以為是北海之事造成的,因此並未多想。
已經連續上朝半月之餘,位於百官之首的國師青雲眯著眼,莫非是他猜錯了不曾?難得真的是在女媧宮進香時才發生的?
《仙木奇緣》
所有人都認為紂王昏聵是從女媧宮進香開始的,但青雲卻不這麼認為,紂王出現問題應該在進香之前。
一個神話世界,一代人王!竟然不知女媧大神的傳說?這可能嗎?女媧造人!女媧補天!這兩件事不僅僅是傳說,更是人族中從小便流傳的故事。
這明明就是神魔人鬼紛亂的世界,紂王不知?而且紂王不知,百官竟然無一覺的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