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採取【防守】狀態,那麼【強攻豬頭人】就絕對可以存活下來。
作為佔據第一順位的卡牌,它存活得越久,後面的卡牌就越安全。
尤其是對面還擁有具備【貫穿】手段的卡牌,【強攻豬頭人】一倒,第三張的【狂暴羊頭人】就要遭殃。
在考慮到威震天x6的選擇之後,問題又會重新拋到黎樸這裡。
假如【強攻豬頭人】採取【防守】狀態,那麼【盾盾孤】又有了存活的可能性。
同樣採取【防守】的話,【破陣雞頭人】+【狂暴羊頭人】只能造成3點傷害,它還能多存活1個回合。
並且能夠讓【狂暴羊頭人】的爆發,延後1個回合。
總的來說一環扣一環,你預判我的預判,我預判你預判我的預判,有點小複雜,但這就是版本更新之後的牌手博弈。
簡單的提煉出來,就是分為4種情況。
1.黎樸防守,對面攻擊,黎樸小虧
2.黎樸攻擊,對面攻擊,黎樸小賺
3.黎樸攻擊,對面防守,黎樸大虧
4.黎樸防守,對面防守,黎樸大賺
不得不說加入了【防守】機制,讓牌局變得更加多變了。
可能這也是為什麼,要取消掉召喚師天賦。
因為像李凡的【悔牌】那樣的無賴天賦,相當於博弈100%會獲勝。
他只需要等對方做出決策且出了具體結果之後,自己再【悔牌】單方面修改自己的決策就好了。
很顯然,此時此刻的牌局雙方都或多或少的想到這一點了。
所以他們一時間都遲疑了,舉棋不定。
“可惜看不到對方的表情。”
黎樸小聲的都囔了一句。
感覺現在就是在進行眼色遊戲,看誰先蹲看誰不蹲什麼的。
不過不知道對方分析到了什麼地步,就他自己而言,是已經比較明瞭了的。
其實經過分析之後,會發現整個局面對自己比較有利。
比較有利的意思,是指更好做選擇。
如果他選擇防守,那麼得到的結果就是小虧/大賺。
如果選擇攻擊,結果就是小賺/大虧。
以小博大,這四個字用在這裡算貼切也算不貼切。
如果不考慮“我預判了你的預判”之類的無限套娃,黎樸毫無疑問是肯定要選擇防守的。
而威震天x6為什麼不利,是因為他比較難做出抉擇。
攻擊,小虧/小賺。
防守,大虧/大賺。
無論選擇攻擊或防守,兩個好壞結果都有點對等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