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走了一天一夜的功夫,才下了山。
此刻他們距離大竹村已經有一百多里。
秦州,刺史府。
楚慕北帶著兩個隨從歷經千辛萬苦總算進入秦州地界,三人到館驛亮明身份,騎著快馬趕回刺史府。
他跟楚刺史說起陽川城的種種,慘不忍睹,陽川太守禽獸不如。
派人沿路追殺他的事情也被屬下一一稟報給了楚刺史。
楚刺史猶豫不決,畢竟他不想被御史彈劾僭越。
陽川再亂也是凌州地界的事,他身為秦州刺史,出面過問恐怕不妥。
旁的事情可以不提,陽川太守居然敢派人追殺他的兒子,真真是不知死活。
楚慕北想了一下,提醒道,“爹爹何必煩惱僭越之事,您只需要上一份奏摺,用凌州刺史的名義將陽川的事情如實上報。”
“到時候自然有人過問陽川之事。此事爹您要是不管,恐怕沒得郡縣有樣學樣,到時候生民塗炭啊!”
楚刺史眼前一亮,禍水東引,不錯。
他立刻寫了奏摺讓人八百里加急送去京城。
楚慕北迴到房間,還來不及歇息,立刻派人去大竹村尋找姜家人。
此時大竹村的官兵已經撤離,山上的大火蔓延了幾十裡,天空灰濛濛的染了一層塵霧。
姜落他們回到村前的家中,村裡的房間都被燒壞,滿目瘡痍。
因為擔心官兵會再回來,他們只得離開此地。
陳嫻月提議不妨往南走,去投奔臨川李家。
姜承卻不肯答應,不想牽連李家,也不希望他們覬覦妹妹。
“咱們繼續往北走吧,去安州。”
姜落道。
她不想去秦州,僅憑楚家人的野心,那裡並不是太平之地。
“安州在哪兒?”姜然天真的問。
“邊城。”姜承解釋,他曾在地域志上看過,安州是最靠邊城的州城,和蠻夷相鄰。
那裡地廣人稀,西方和北方兩邊靠著大山,川江的源頭就在西邊的山脈上。
與安州南面相鄰的陽州隔著川江相望。
“落兒拿主意就是,你說去安州,那咱們就去那兒。”陳嫻月沒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