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則,以諸葛玄之才幹,加上琅琊諸葛氏大名,他以地方主官相召,使之為郡中官吏,對方不一定看得上。而他劉備,以郡中當下情形,主簿即使簡雍所領,除過張昭、糜竺可預定職位外,能為諸葛玄所提供之崗位,最好也不過是上計掾。
若能請得張昭出馬相助,許是能引得更多徐州士人相投,諸葛氏暫做交好即可,於期間家族中青年才俊,也是諸葛亮、諸葛瑾從兄之屬,或可提拔一二。
議論罷,劉備頷首道:“即如憲和所言,郡中諸事,暫交給憲和料理,另有云長……翼德相輔,問題當是不大。
我此番帶子龍,還有典三郎,前去面見,正好巡視地方,速度若是快些,十餘日便歸也!”
說到典韋,這兩日,可算是全身心投入訓練到兵士氛圍中。
兵士之訓練,及大部人馬之作戰,與地方豪傑之爭鬥,完全不同。
典韋第一次發現,幾十名普通士卒,配合起弓弩及軍陣,可威脅他性命。
於此明白,為何於市井認識那些朋友,即便武藝必他還高,且也不願意同官府直接觸碰。
想起昔年所行之事,典韋也有些敬佩自己當年之勇。
隔日清晨。
劉備帶著趙雲、典韋一行三十餘人,且含十餘名偏向進攻與防禦的九品武將,兩位八品威猛將,餘者皆屬孔武有力之輩,輕裝出發。
張昭於東海郡之住處,正是在羽山之下。
昔日間,張昭也同好友王朗、趙昱,於此結交,互為好友。
對於東海郡,張昭當是有著很深感情。其早年同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同樣是在郯縣一帶。
劉備離開開陽,一路南下,馬不停蹄,到達羽山腳下時,已是兩日之後。
羽山之所,風景秀美,且多柔姿。
於時今,不少士人,喜於此躬耕隱居,也有遊玩之屬。
隨目望去,若無黃巾之亂,加上盜匪成患,行客當比眼前所見,還要多得多。
劉備經過一路打聽。
終是在當日,尋到了張昭的宅院。
誰曉得,張昭竟是不在此地住處。
按照看門的侍從所言,張昭往郯縣尋友,尚需兩日才能回來。
劉備即領眾人住下。
兩日後,他再次登門,才知道,張昭依舊未歸。
等到第三次,來到張昭宅舍時,才曉張昭歸來。
隨即,劉備將名刺遞入。
沒有等待多長時間,即看一個將近三旬之文士,從內至外來迎。
望見面板上的資訊。
來者果然是張昭!
為孫策奠定基業,並助孫權穩定江東豪強,以安孫氏大業之人!
其武將屬性,不過六品,但劉備看向張昭面板上的治技,及高達99的智慧時,劉備面色便鄭重許多。
他心道:而今諸葛亮才是幾歲,以時下,這張昭才是能輔佐他劉備的智謀之士!
還沒等張昭出言,劉備帶著趙雲、典韋,即率先一禮道:“劉備今來拜訪,打擾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