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楷乃屬五品武將,只比劉備高了一個境界。
但由武將的敏銳來看,劉備就如同一隻猛虎,發起威來,甚至能敗得了他。
這種感覺很奇妙,旁人或難覺曉,然田楷正好領悟有類似感受危機之武技。
“見過劉將軍!”
“見過關將軍!”
……
知曉這群人,都是救了自家主將的恩人,田楷這個於人情世故上,有些老實巴交的遼東大漢,也不造作,老老實實一個個拜下去。
以之速度之快,劉備等人,想要閃躲都來不及。
而對於田楷、嚴綱等一應好友公孫瓚手下部將,劉備於心中,也是敬佩讚賞。
至公孫瓚與袁紹對戰,不幸兵敗身亡後,這群部從,不離不棄,戰死的戰死,於後為之誓死報仇者,更是無數,且全都是忠義之士!
又豈能不讓人敬佩!
綜合看去,這也是同窗好友公孫瓚魅力所在,雖有不滿之政敵,或是戰場對手,然無法否認他的人格魄力!
當然,他劉備劉玄德也不差!
不論之前,關、張等一應義兄弟,親部相隨不離不棄,這不,忠肝義膽的趙子龍,也為他結成了義弟。
有三位弟弟在,那安全感,可是相當到位。
幾人小議之後,隨即決定,兵馬合一,往遼東,也是公孫瓚大本營而去。
……
公元前206年,太祖高皇帝上之上元年。
這一年,秦朝滅亡、劉邦封為漢王。
同樣是這一年,於遼西,正式設立設交黎縣,為遼西郡東部都尉治所,此以為而今昌黎縣之雛形。
直到漢安帝元初二年(115年),才將交黎,改為昌黎。
一日後,遼國屬國,郡國國治所在,昌黎城外三十里。
單經、關靖等一應留守之將,還有身上尚帶著傷的鄒丹等部將,得聞主將公孫瓚歸來,率部來迎,旗幟飄展。
雙方會面,各做見禮。
公孫瓚將劉備等人,鄭重介紹給單經等人,且當眾言之:以後於此遼東,只要劉備所言,便如同他公孫瓚所言!
這般行徑,讓劉備感動不已,也向眾將宣佈,同窗摯友公孫瓚,乃是生死之交。
一應將領聞此,無不感慨喝彩。
端是二人義氣沖天,頭頂烏雲盡散。
數個時辰後,昌黎城下。
仰望這座,不同於軍都的高大城池,還有往來兵士,以及一些商客,劉備能夠想象得到,自家同窗,這些年來,於遼東做了多少事。
若無他同窗守衛,只怕從黃巾之亂後,單以遼東之所,這些已漸漸為大漢朝廷顧忌不上的邊地百姓,會多受鮮卑、烏桓等遊牧之部壓迫。
塞外胡人,如同未被馴化之野狼,當大漢國強大時,即見安分不已,俯首稱臣。待大漢國衰弱時,任何一個,都想上前咬上一口。
而只有強大的大漢邊防,一個強悍的將領,才能帶給所有人安全感,以震懾那些想要偷食大漢之眾。
公孫瓚就是這樣一個人!
而看到他們的守護神,校尉公孫瓚歸來後,整個昌黎城皆是沸騰。
“將軍!”
“校尉!”
有人大喊“將軍”,有人大喊“校尉”,箇中稱謂雖然不同,但皆為真心實意,更代表著濃濃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