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神廟外,明火如晝,人頭攢動,駐守拜火城的婆娑國軍隊裡三層外三層,把這廟宇圍了個水洩不通,士兵們全副武裝不說,就連床弩、雷炮、衝鋒車等重型戰器都一併帶了來。
數架聚光燈齊射廟宇頂部,只見身穿灰色麻衣的袁九剛斜坐在尖頂上,手裡拿著一個酒葫蘆,時不時飲上一口,意態懶散,氣勢狂傲,委實不容小覷。
破武境後期的修為,明眼人一看就知,所以沒有人膽敢觸怒他。有人與他喊話,他也不理,就只坐等。
話說,婆娑帝國自從將古孔雀帝國取而代之,便將近鄰夏國視為最大的敵人,每當夏國陷於危難之時,從來都不會忘記攛掇周邊大小諸國入侵夏國疆域。數百年來,兩國宿怨不少,新仇不斷,可以說是絕對的敵對國。
星月國匪徒藏匿在拜火城,專門劫掠夏國和周邊諸小國境內的富商或貴族,近兩百人的匪徒,堂堂軍城的城主府豈能不知曉,絕對是有意縱容這些人。
事實上,婆娑帝國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基本國策,但凡有利於夏國的勢力,他們就仇視,但凡不利於夏國的勢力,他們便支援。
此番夏國風神軍前來緝兇復仇,他們當然樂得兩方殺個你死我活,自己在中間坐收漁翁之利。
拜火城城主偕同數位破境大武士親自領兵前來,業已調遣上千人馬包圍空神廟,可以說勝券在握,所以並不急於一時,想看個分明再說。
想到此番不但能因剿滅夏國風神軍而立功,說不定還能得到星月國匪徒積攢的大量財寶,他便樂得心花怒放,笑意不絕。
不過,當他看到廟中起火時,就再也忍耐不住了,一邊吩咐手下趕緊準備救火的人手和器具,一邊急忙下令進攻,於是數百精兵浩浩蕩蕩衝向廟門。
“小小拜火城,也敢放肆!”
袁九剛冷笑一聲,張口猛吸一口氣,嘴巴像蛤蟆一樣高高鼓起,然後向著下方軍兵一口氣吹下。
一股混合著濃濃的酒香味的狂風席捲而過,進攻廟宇計程車兵首當其衝,一個個先後昏迷過去,廟宇正面的大軍全部受到波及,修為弱些的直接被迷倒,修為稍強些的則變成爛醉如泥的模樣,歪歪倒倒,散落一片,潰不成軍。
縱然一些達到凡境巔峰,抑或化境的軍官,同樣變得醉意綿綿,昏昏沉沉的,幾乎站不穩當。
包括拜火城城主在內,擁有破境修為的存在,自是所有被酒風吹過的人中最清醒的,有些較為機靈的傢伙提前掩住口鼻,倒也勉強起些作用。
一位見多識廣的城主府幕僚見此情狀,連忙走近拜火城主,嘰裡咕嚕的說了些什麼,拜火城主本就陰沉的臉色唰的就變了,立即命令士兵停止攻擊。
此人既在拜火城掌兵,自然通曉夏國語,向袁九剛遙遙施了一禮,大聲問道:“敢問閣下可是酒仙劍袁九剛?”
“正是袁某。”
袁九剛貪飲如命,搖搖葫蘆枝上的嫩葉,把酒換成別的口味,咂上幾口,愛理不理的道。
拜火城主聞言,淡黑色的臉上表情頓時就塌了,碩大的腦袋也耷拉下去,心中已確定,此番只能眼睜睜看著風神軍大搖大擺的離開,然後等待帝國的處罰了。
酒仙劍袁九剛,這位在夏國國內聲名不顯的破境大武士,於周邊各國卻是兇名赫赫的存在,破境之內,任何人見了都要退避三舍。
拜火城主此前從沒有見過袁九剛本人,但有關他的傳聞卻聽過太多太多,當真耳熟能詳。
傳聞此人乃天縱奇才,是一代劍聖李長庚飛昇之後,最有可能博得劍聖之名的劍修之一。他身懷地級戰器酒仙劍,乃是一壽逾五千載的仙葫儲酒三千載天然形成,威力巨大,且有諸多不可思議的妙用,一人一劍,可敵一萬大軍。
此人既然親臨拜火城,除非請動真武境大能,就別想與之為敵了,否則只會像這次貿然攻擊一樣,自取其辱。
更別說,此人乃是夏國風神軍中大大有名的屠手,親手屠戮的惡犯不計其數,單單記錄在案的破境存在就不下百人。
“篤篤篤篤……”
兩盞明晃晃的大燈自城外飛來,好似兩顆從天而降的星星,原來是一架雁形中型飛天鳶飛臨。
拜火城主見狀,豈會不明白這飛天鳶是幹嗎來的,急令清醒之人將廟宇前被酒氣燻醉計程車兵抬走,騰出地方來。
飛天鳶在空神廟上方盤旋一圈,屁股對準廟門,穩穩的落地,長長的雁翅在這並不寬敞的空間內沒有傷到分毫,駕駛技術之高超,著實令人叫絕。
與此同時,三位鷹騎士駕鷹獸降落,守在飛天鳶三邊,巨翅扇出噎人的狂風,尖鳴聲催人掩耳,氣勢驚人。
袁九剛原本不指望能救出人來,但為保險起見,還是讓鷹騎士小隊保護一架飛天鳶遙遙待命,如今居然能派上用場,實在是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