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傍晚許凡回家時,家裡多了一位客人,不是別人正是村主任黃鈺銘。
父親許一山正陪著他聊天,內容大多是一些陳年舊事,講講他年輕時進後山打獵的一些趣事。
聽這些黃鈺銘似乎很感興趣,時不時的發出爽朗的笑聲。
母親張翠芳在後廚房張羅著,許凡進來少不了和主任打招呼,閒聊幾句,先一步進去洗澡換衣服。
到了裡屋一看,桌上的菜很硬很豐富,水果好幾樣,魚,肉,山菌,還有海鮮把桌子擺的滿滿當當。
看著上面自己喜歡的菜,許凡口水都快流出來了,急忙擦了擦嘴角,一頭鑽進去浴室洗澡。
等他出來時,家裡又多了幾位客人,堂大伯,堂二伯,二叔,小叔,還有老主任啟尚叔爺。
這幫人沒有等許凡的意思,這會已經開吃開喝了,幾個老傢伙湊在一起也是話癆,講的自然是年輕的趣事。
許凡和他們打了聲招呼,端起酒杯加入飯局中。
喝喝酒,聊聊天,桌上的菜也發生了變化,許凡瞅了幾眼發現了一些規律。
這桌上最受歡迎的菜,不是地理的水果,也不是河裡的魚,更不是河鮮和肉,而是許凡自己地裡種的菜。
什麼絲瓜炒雞蛋,山菌燉雞,炒大白菜,炒豆角之類,幾乎是盤盤空。
這現象許凡稍稍琢磨一番,明悟過來,這水果不怎麼受歡迎,很好理解,這會再坐的哪家家裡不是天天吃,這東西再好吃多了感覺也那麼一回事。
那些魚肉,海鮮之類的,以前這些人或許吃的少,但現在家家條件好了,不說頓頓有,基本一天吃個一頓沒問題。
這樣一來也就不稀奇了,更何況這些吃起來的味道,比起水果要差的多呢。
而地裡的這些蔬菜之所以受歡迎,這也很好理解,許凡家的菜基本都是灌了瓊漿液,這味道和他們平時吃的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鐵定受歡迎了。
唯一讓許凡奇怪的是,那個山菌燉雞,為何會如此受歡迎,他家可沒有在地裡中這玩意。
許凡這邊還沒想明白,他小叔卻是很不客氣的叫道:“嫂子,嫂子,這山菌燉雞,還有這個黃瓜,絲瓜,白菜還有不,有的話再炒一些。”
“這菜都還有,山菌是沒了,你想吃明兒自己去山採去,”張翠芳笑著指了指後山道。
“那也行,有菜就炒菜吧,”許一飛也不客氣點點頭,隨即扭頭對著許凡道:“凡子,明天上山,順便給我帶些回來,我這楊梅都摘完了,這幾天沒上山。”
“小叔,這山菌可不是我摘的,問我爸,”許凡搖頭道,不過他知道這些山菌那裡有,主要是集中在山頂,有時上山看藥材長勢的時候看到,只是沒想著吃,所以一直沒摘回來。
對於山菌的味道為何如此好,他倒是有些明白,現在山上的楊梅樹,家家戶戶的都澆瓊漿液,這長久下來,周圍的土壤也受到改變,長出來的山菌味道好是情理之中。
“山頂到處都是,隨便找就有,要吃自個去,”許一山端起酒杯苠了一口道。
“哥,你明天不上山吶?”許一飛有些不願意上山,張嘴就問。
“我家和你家一樣,楊梅摘完了,上山也要等段時間,”許一山斜了他一眼道。
“好吧,我自個去,就我自個去,”許一飛抓抓腦袋很不情願道。
懶死你得了,看著小叔這幅模樣,許凡在心裡腹誹一句,唯一不明白的,為何山頂長山菌,山腰就沒有。
這問題許凡稍稍動動腦,想不明白就扔到一邊去不管他了。
飯桌上,被許一飛這麼一說眾人的話題就繞到這些菜上面去了。
許凡家菜味道好,原因大夥都知道,只是他們家地理的菜還沒張熟,因此只能在許凡這裡先嚐嚐鮮了。
這話題一聊,慢慢就扯遠了,最後都不知道扯到哪裡去了。
不多時,張翠芳把燒好的菜端上來了,這幫人各各如狼似虎般,抄起筷子一擁而上,轉眼間功夫盤盤見底了。
“我去,菜呢,嫂子,嫂子,加菜,”動作慢一些的許一飛,沒吃幾口,剛想再夾幾口菜,筷子一伸卻只見光溜溜的盤底,雙眼一瞪看仔細後,立馬大聲叫起來。
同時黃鈺銘由於吃的比較有形,也沒夾幾口,正猶豫未盡呢,見許一山這麼一喊,把筷子一收坐等後面的菜。
家裡還有菜,張翠芳應一聲後,又去廚房忙活了。
再次端上來後,許一飛有了前面的教訓,端起飯碗,筷子不停地往裡一頓夾,轉眼間功夫滿滿一碗的菜。
黃鈺銘也不客氣了,端上菜後,也是連連夾了好幾次放到碗裡再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