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
這是道家的言論,而孫長寧不明白,這四個字為什麼會出現在這本儒家經典上?
目光順著天人合一向下看去,那隱隱約約,有一行模糊的字,雖然有些看不清楚,但是文字並沒有徹底消失。
【天人合一者,可以知命。】
【人有三火,故有三命。】
這句話之後,接下來的文字就模糊不清,像是被人用什麼抹掉了一樣,而在中央,又接了一段無頭無尾的話。
【三火者,乃君相真,此為道中言;三命者,乃天宿陰,此為凡中言。】
這段話之後,第一頁徹底結束,下面又是大片大片的空白,什麼也沒有,就像是有什麼東西再度把文字抹掉了,這本明代的書籍顯然是經過大修的,那麼抹掉的到底是什麼部分?
孫長寧在摸不著頭腦的情況下,翻開了第二頁。
【吾為班固。】
映入眼簾的第一行話就是班固的自言語。
這讓孫長寧離刻打起了精神。
【帝詔諸儒聚於白虎之觀,講五經之異,論五經之同,聚讖緯諸文,說陰陽,道五行,喚天人,立儒聖,得武徵,探天象星辰,問生死鬼神。】
【吾為班固,遵帝命記於白虎觀中,同賈逵、丁鴻、楊終......撰此白虎之通文要義,謂之通德論,共四十四卷。】
孫長寧看到這裡,頓時屏住呼吸,同時心中卻又巨大的疑問在升起。
班固稱漢章帝為....帝?
僅僅是一個帝字?
這不對啊,不是該稱天子嗎?那個時候,沒有這個單獨說帝的稱呼吧。
而且這本書中有些字....像是班固自己的稱呼,有些古怪的感覺。
這不像是古人臣子,史官會給自己的稱呼....吾....在班固的立場上,用這個稱呼自稱,真的是有些說不出的奇怪了。
孫長寧琢磨了一會,又轉念而想,那個時代太過遙遠,不能妄下定論,或許有漢帝的近臣會如此稱呼,這誰也說不準的。
那目光移動至下方,緊接著而來的是大段大段的自我贅述,基本上是在歌功頌德,而在這一頁最後一處,終於有了一句不一樣的話。
【白虎通德論·卷四十一·止戈為武】
孫長寧翻過了這一頁,看到第三頁來。
【止戈為武·天命】
【此為古老讖緯之武】
【第一式解·從天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