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點半,瓦薩來帶著一百來號奧地利精銳,準備照計劃行事去進行更加詳細的偵查。
他從倉庫中拿出一把保養很好的衝鋒槍,掀開槍膛看到裡面滿是槍油,十分粘稠噁心,很難讓人相信它能不能打出子彈。
仔細清洗過後,原本黃裡透紅的粘稠槍油不復存在,漏出裡面毫無汙垢和鏽蝕的內壁,整把槍看上去就像嶄新出廠一樣,瓦薩來才放心地重新組裝槍械。
不止他這麼做,被點名徵召計程車兵們也都統統去拿一把新槍。
照理說,這些多餘的裝備應該交給武器老舊的友軍,讓他們使用。很多人認為他是庫斯特的兒子,理應受到更多的照顧。
其實不然,偵察部隊在庫斯特眼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們的後勤供給一直是最充足的,都配備了不少先進裝備,只有到全線作戰時偵察部隊的多餘武器才會分配到各個部隊去。
而現在大部隊在後面吃香喝辣,偵察營在前面單打獨鬥,配一些好的武器完全不過分。
能夠成為偵查營的一員,都是經過戰爭的層層磨練,受過高層的精心挑選,戰鬥力不是其他鄉下人臨時充軍能比的了得。忠於君主的思想讓他們有無窮的精力去戰鬥,不會去痛罵自己乾的活有多累,只是會感到神聖和輝煌。
他們也確實配得上這些榮耀,一百來號人很快集結起來,毫不拖泥帶水。
這次行動總共裝備了十挺機槍(兩人操縱)、六十八支衝鋒槍、以及所有人都會佩戴的半自動手槍。
其中裝有主武器的八十八人將作為交戰的主力,剩餘十二人就去背彈藥、救治傷員、使用電臺。
主要職責分配好後,瓦薩來從當地居民討來一張地圖,放入自己的軍大衣裡,然後帶著一百來號軍人隱入黑暗。
率先走在前列的瓦薩來小心警惕,直到走到俄控制區前,他對身邊的人說:
“你去傳令,十人一班,讓所有人分散開來,每個班每個組負責的交戰區域各有不同,一定不要重疊,陷入隧道現象。”
這名士兵隨即跟身後的人重複了這句話,士兵們之間交頭接耳,很快部隊就迅速散開,形成各自的小班組,平鋪在相對寬敞的小巷裡。
瓦薩來滿意地點點頭,一揮手,命令全軍繼續前進,同時還不斷留意周邊的環境,一幅與當代魯莽軍官不同的謹慎樣子。
更特別的是,他們的前進方式與目前流行的人海衝鋒完全不同,採用的是交替躍進的方式(又稱蛙跳)。第一個班組在受掩護的條件下前進一定距離時將會停下,掩護身後的第二班組前走自己前面,如此迴圈交替,即為交替躍進。
這樣的好處是他們總會有人在掩護,不會因突襲而損失慘重,可以很快適應交火的環境。
瓦薩來向前推進了約兩百米處,他們就無法保持著緊密的聯絡了,因為大街小巷不斷壓縮著交戰的寬度,為此他們不得不分批進入各個巷子偵查。
瓦薩來親自帶領全營最精銳的班組,他們號稱“加利西亞班”,據說每個成員都是從波蘭戰役挺過來的人,都是響噹噹的老炮兒。有他們在身邊,就算上帝是俄國人也要被薅掉幾根豬毛。
然後這個班組就遇到了他們一生中都無法忘卻的景象:一聲巨響過後,佇列前面有二十米高的大樓中心突然被炸出一個窟窿,無窮盡的俄國人手持各式各樣的武器湧進來,咆哮著衝向他們。
“沙皇萬歲!把這些噁心的人間罪孽從我們神聖的國土上趕出去!為了榮耀!萬歲!”
“萬歲!”
“萬歲!榮耀!”
一陣陣吼聲都在證明面前的俄國人至少有百人,甚至上千。
隱隱約約能夠聽到別處有類似的爆炸聲,只不過聲音大小不同。
被震得有些恍惚的瓦薩來趴在滿是泥土的水溝,反應過來後迅速蹲起來,對部下發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