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已經開啟,便再也無法抑制了。四輛坦克直奔普熱梅希爾而去,大概有45公里的路程。
在他們出發前,庫斯特告誡了車上的人,讓他們倍加小心。原因無他,這四輛坦克的指揮官——塞洛文庫斯特上尉,是他的三兒子。
注視著他們駛去,庫斯特也感覺心裡像是少了塊什麼一樣,可他不得不回到指揮部工作。
為了掩護坦克營的進攻,庫斯特下令將所有預備師全部投入到戰鬥中,不留有任何餘地。
這樣作戰會有很大的風險,但他一個小小軍長是不需要有什麼顧慮的。
而且,把這裡變成戰場的重點也未嘗不可:那樣雙方的軍隊都會聚集於此,他也就可以藏在友軍得蔭庇下隨意挑選地段進行突破了。
所以現在,庫斯特想要做的就是在這裡搞出一個驚天地泣鬼神的大動靜,強使周邊的四個集團軍捲入到這場戰役中。
想到這,庫斯特跟第三集團軍總司令用電話說了幾句話;至於說的是什麼,那得等到明天才會揭曉。
12月20日,一個對俄國既有利也有弊的資訊傳到沙皇手中:奧匈第三集團軍全面捲入普熱梅希爾的戰場中,博羅耶維奇和庫斯特一併指揮作戰,並且奧匈新得到了23萬兵力的補充。
這樣做,會極大的威脅到俄國第三集團軍的側翼,進而對圍攻普熱梅希爾的第八集團軍產生負面影響。
但同樣的,奧匈的東線因為第三軍的撤走,目前僅有第二集團軍的30萬兵力在防禦俄軍,這對俄國人來說也是個不錯的突破機會,就是不知道他們把握得住不。
到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區域性戰役必將演化成一個決定性戰役。
如果奧匈贏了,那麼在兩個日耳曼皇帝的圍攻下,斯拉夫沙皇必將戰退,甚至是退位。
如果俄國贏了,那麼奧匈將會面臨著自加利西亞後更為嚴峻的形勢。
而對於那些軍官而言,他們也必須小心敬慎。
一旦失敗,他們不僅會被革職、聲望掃地;更可怕的是關乎他們家人的安危和國家的興亡。他們不能輸,也輸不起。
對於俄國軍官,他們必須頑強抗住奧匈的攻勢,尤其是伊萬諾夫將軍。如果他的集團軍被包圍,那他的下場只能跟坦能堡的薩姆索諾夫一樣——自殺殉國。
對於奧匈軍官,他們必將拼盡一切突破敵人的防線,尤其是發起戰事的庫斯特和擴大戰事的博羅耶維奇。如果這次進軍失敗,他們之前的努力也都會因此作廢。
可以說,雙方的軍官為了自己的利益,都已經把自己的命搭了上去,沒有會退縮一步。這場戰役的規模程度和血腥也會可想而知。
12月21日,德國在東線發起了一系列攻勢,成功吸引住了大量的俄軍。
奧匈的聯合總攻也正式發動了,他們集結了30萬大軍逼向普熱梅希爾。
與之相對的,俄國人在此一帶的防線僅有17萬人。但是他們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動員能力極強,能夠源源不斷的向此運輸兵力。
所以庫斯特必須要儘快解決,長久作戰對他們沒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