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決定了,這次戰役結束後,他就把閃電作為他們軍的標誌。
在士兵行軍的過程中,庫斯特也搭建完指揮部,並在裡面和軍官商討著作戰計劃。
這次戰鬥他們有一個極大的優勢,那就是敵人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所以他可以在任何地塊進行部署,隨時集中區域性兵力進行突破。
而且作為進攻方,他可以自由挑選作戰時間與地形,這些對他都很有利。
但是,他沒有足夠的支援。之前跟約瑟夫交流後,便得知很多高階軍官不願參與這次作戰行動。他們肯定也會嚴格把控手下,防止他們因無端捲入戰事而受到損失。
因此即便有部分魯莽的基層軍官想要直接參與作戰,也會因懼怕上層的處罰而不敢有任何行動。
不過好在,還有博羅耶維奇同意直接從俄國人的側翼派兵來協助庫斯特一齊進攻。
他們必須要打一場漂亮仗,這場仗必須要快速、兇狠,以至於讓俄國人不斷後撤,讓己方部隊重拾信心,也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支援。
至於打到哪?庫斯特仔細瞅了一眼地圖,最終決定要把戰線定格在:熱舒夫——薩諾克一帶。
(薩諾克在桑河西岸幾百米內,熱舒夫在薩諾克以北40公里。)
這一地帶的俄軍大概有9萬人,只比庫斯特的精銳軍多2萬人。他們從北面進攻,再加上博羅耶維奇從南面發起進攻,兩邊形成鉗形攻勢。只要用及其兇悍的進攻,不出一週俄國人便會死死地夾在鉗子中。
那時奧匈的高階軍官發現戰機後,必定會爭先恐後的攻打被包圍的俄軍,從而使前線兵力空虛。
所以在庫斯特成功包圍俄軍後,還只能交給別人去吃掉它,自己則臨時填充戰線,來防止俄國人救回被包圍的俄軍。
可惜他只有一個軍,勉強能夠左右戰局。如果他是戰場總指揮,一定會活用閃電戰與大縱深作戰的精妙之處。
即在能有效消滅敵軍有生兵力的前提下(閃電戰),又能重創敵人的指揮體系和後勤系統(大縱深作戰)。
但現在又不是什麼先進的時代,各國士兵打仗都喜歡蹲坑,完全沒有運動戰的意識。
可這幾套強力的戰爭理論僅僅用在戰術上是非常浪費的,所以他必須要在這裡打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戰役,來獲得屬於他自己的集團軍,甚至是整個奧匈陸軍。
突然,有一個電報員跑進指揮部,手舉著一張白紙遞給庫斯特說:
“將軍,這是最新的情報。”
庫斯特看著手中的情報,感到深深地疑問,把它扔到桌上,對一眾軍官說:
“怎麼這麼詳細?這些都是真的嗎?就算俄國人的情報對我們幾乎屬於單向透明,可也不至於這樣吧,詳細得就差說出沙皇用的馬桶是什麼尺寸的!”
這時,一個受了傷的軍官站了起來,有些尷尬地說:
“我敢保證這是真的,我原本就是防守薩諾克的一個軍官。至於為什麼如此詳細,那是因為俄國人的攻勢太猛了,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很多地方就插上了俄國人的旗幟。
不過也是奇怪,那些俄國人居然沒有發現我們藏在那裡計程車兵!這可真是個機會。”
聽著那名軍官的解釋,庫斯特不斷點頭。同時,在他心底又想出一個邪惡的鬼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