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凝神屏息,知道羅修要表演至極的刀工。
只是……這微微晃動無比嫩滑的豆腐,怎麼切?!
“他難道……想要切這菽晶麼?”
宮羽徽臉色露出了一抹疑惑,這菽晶,怎麼可能體現刀工?!
“怎麼不可以?”
唰!
羅修猛地睜開眼,眼眸中精光爆射,視線中……除了豆腐之外,已別無他物。
文思豆腐,就是羅修前世世界上刀工的極致,為此,還被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只有超過250刀以上的豆腐,才能被稱之為“文思”。
文思二字,當然不是指文靜的思考,而是起源於這道菜的發明者——文思和尚。
傳說在清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右側天寧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餚。特別是用嫩豆腐、金針菜、木耳等原料製做的豆腐湯,滋味異常鮮美,前往燒香拜佛的佛門居士都喜歡品嚐此湯,在揚州地區很有名氣。
有一天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人給這位老饕推薦了這道湯點,品嚐之後,當場拍板,成為了清宮名菜、宮廷御宴。
而後“文思豆腐”,才一直流傳至今。
所以這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江蘇傳統名菜,起源於揚州和淮安,屬於淮揚菜系。
……
切土豆,這對於羅修來說,簡直是太小兒科中的基礎,完全是不值得看的。
隨便中華老字號拉出來一個總廚,都能有這份實力。
而能把豆腐在水中切成絲狀,雕成十八羅漢,姿態萬千,這才是前世羅修的刀工技藝。
唰!
羅修左手鄭重的推向豆腐,起到固定作用。
而右手上,泛著幽暗光澤的刀鋒,已懸在豆腐之上……周圍無數人目不轉睛的看著,連宮羽徽也想看看,羅修這所謂的刀工,究竟是如何了得。
菽晶,在食宗院的古籍記載之中,一般的做法就是切成塊狀,而後翻炒,還從未聽說過能考較刀工的。
不過下一秒,饒是見多識廣的宮羽徽,也不由得驚撥出聲。
噠!噠!噠!
密集的下刀聲,如同疾風驟雨,連綿不絕。
羅修手中的刀光,隨著左手食指後退的速度,在那相應起伏……光影幻化,看不出切割的具體,但所有人都看到,原本那凝如實質的玄玉豆腐,正在以肉眼難辨的速度,不斷的被切成極細的片狀。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