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個多月裡,華夏國總共攻克了兩項成果。
一件是瓷器,一件是煤油燈,這都算是難度係數較小的攻關。
有了明裔制瓷工匠後,制瓷在東秦就已經不成問題,也僅僅是在製陶工廠的基礎上,重新開了一個瓷器窯。
而為了保證同明國的瓷器不同質化,顏政特意讓制瓷工匠們試驗了骨瓷。
也就是在和泥的過程中,增加50%的動物骨粉,使得第一批瓷器就呈現乳白色,而且比大明的瓷器要更加的胎薄。
只是由於動物骨粉比高嶺土更加難得,所以骨瓷也僅僅是作為高檔瓷器來生產,還沒有大規模生產的條件。
至於煤油燈,也僅僅只要打磨幾個小零件,加上用壓模機壓制一個合適的玻璃罩子。
這種亮度更高的燈具,也很快就代替了工廠的傳統油燈,第一紡織廠終於可以實現白天黑夜,人停機器不停的生產。
除此之外,機械廠的實習學生們,還造出了一臺行星齒輪,用來驗證勻速前進與勻速轉動的辦法。
從速度來看,並不慢,可是顏政卻很心急,三天就是一封詢問進度的信。
有時候他還親自去機械廠,看看能不能提供幾句指導。只是從目前來看,他能給出的指導已經越來越少。
顏政在接見完小黑後,就趕到了由幾個工廠共同組成的華夏機械科技研究院第一〇〇研究所,簡稱一〇〇所。
之所以組建這類機構,為的就是協調各個工廠的人才和技術,達到真正的集中力量來辦大事。
他檢查了初代膛線機,發現基本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只是在運用行星齒輪後,依舊做不到要求的同步勻速運動。
因為拉膛線是一個要求很高的過程,必須保證行進和旋轉時的勻速,還得保證無論拉膛線時用多大力,都是同樣的纏距。
所以關鍵結構就是行星齒輪,這對齒輪漸開線的計算要求很高。
“還是有問題嗎?”顏政問了句。
負責此次攻關的組長莫啟,一臉愁苦的說:“還沒有算出來,好幾組資料都被證明是錯誤的!每錯誤一次,就得重新弄一套齒輪!”
“我不要聽牢騷,我只要膛線機!”顏政咆孝了一聲。
在場的所有人都將目光投了過來,略帶驚詫的望著顏政。
莫啟縮了縮脖子,又堅定的望著顏政道:“君上放心,就是累死,我們也會拿下膛線機!”
顏政回過神來,緩緩的嘆了口氣,他明白操之過急不好,可他現在非常的煩躁。
他現在已經無法指導實踐,只能在理論和設計方面,可以起到一些作用,之後的步驟,完全要靠這些人來完成。
“讓數學組,還有高年級學生,只要是會數學的,都過來幫忙!”
“這……君上,可是他們也有其他任務!”
“那些就先放一放,膛線機最要緊!”
說完後,顏政就轉身離開了,望著他的背影,在場的所有人都愧疚了起來。
以往攻克某樣東西,那裡需要這麼久的時間?
從立項到至今,圖紙健全的他們,居然就是還原不了正確的齒輪結構。
一天後,數學組和高年級學生紛紛趕來,他們帶來了大量的算盤,很快就開始接受工作。
只要研究所的人給出一份資料,他們就計算一份資料。
邱睿才作為老算盤,一個算盤打的霹靂響,對於這些數字的零碎,也是打的額頭冒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