茲因華夏國國君,琉球國主,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
是以琉球國王特派大臣鄭濱;華夏國國君特派全權大臣安山、何敬;會同各將所奉之上諭,俱屬善當,即便議擬各條, 陳列於下:
一、嗣後琉球國與華夏國永存平和,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安全。
二、自今以後,琉球國恩准華夏百姓同其所屬家眷,寄居琉球沿海之那霸港,貿易通商無礙;且華夏國君有權派設領事、專理商賈事宜, 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
三、租借久米島, 以二十年為期, 華夏國享受駐軍權,駐軍人數為正規軍320餘人,及其輔助人等。給予華夏國國君主掌任立法治理之權。
四、凡華夏商民在琉貿易,有自由行商之便,有開礦辦廠之便,有僱傭勞工之便!除納稅定額一事外,商民犯法,當移交久米島行律院審理。
五、那霸港關稅,當由領事同琉球官員磋商約定,華夏國有權協助設立海關。
六、賠償華夏國白銀五萬兩……
…………
華夏元年5月23日,《華琉通商條約》,琉球稱《首裡條約》簽訂,
這份條約由琉球國相親自畫押蓋印,蓋的是國相印。
金慈山原本稱病,乃是琉球國王直接讓人抬著他來到城外, 在鄭濱的幫助下用印後, 這才算了事。
安山望著簽訂的條約,立馬伸手道:“鄭大人辛苦了!”
鄭濱學著伸出了右手, 握手過後諂媚一笑說:“將軍回去後還請替我美言幾句, 東秦的生意,我們鄭家很是願意做!”
“好說!好說!”安山笑了笑,一揮手就有士卒抬來一個箱子。
“鄭大人,這是國君送給您的一點心意,今後來往多了,琉球這邊,還請鄭大人多多照顧!”
鄭濱嘴角抽搐了一下,這麼明目張膽的送禮,這是最後的退路都不給他。
想了想後,他一咬牙說:“將軍放心,今後我一定好生關照,謹防再出奸臣,危害兩國邦交!”
安山點了點頭,低聲道:“國君還有額外條款,不便寫進條約中,還請鄭家開個頭,送些族中青俊去東秦留學, 女子也可!”
鄭濱怔了怔, 旋即就明白, 這是要鄭家送質子,表忠心!
“外臣遵命!”他沒多想,要抱大腿就抱徹底一點。
安山很滿意,覺得國君真是料事如神,居然能猜到鄭家的心思。
又待了三天後,華夏軍收到了五萬兩銀子,還帶走了鄭家送來了五個孩子,三男二女,最大的那個不過十三歲,最小的不過八歲。
收了錢的華夏軍,按照約定開始撤軍。
他們一撤,立馬就有琉球騎兵奔騰著湧向首裡城,勤王大軍終於來了!
…………
…………
久米島,留守這邊的是第5營。
營長是一個明裔,叫做龍汝康,他的身份有些特殊。
原本是大明鰲山所的軍戶,由於忍受不了上官的剝削,只得逃亡。
淪為流民後,被宋家的船送到了東秦。
起初他想在東秦分田分屋,可當軍戶身份被人得知後,他就被關押起來嚴審。
等確定沒問題後,他才被放出來。
後來組建明裔營時,他由於腦子活,加之當過什長,迅速的脫穎而出。
加上他本就識字,所以在教導排學習三個月後,就升為了連長。
而後組建第五營,他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短短八個月內就升為了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