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
蘇大為帶著崔器和安文生,依次從諸軍營盤前巡視。
他有一種預感,這一夜,或許不會太平靜。
更進一步來說,眼前的安寧,不過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是虛假的。
吐蕃人不會留給唐軍太多時間。
“你就那麼確定,他們會打進來?”
安文生在一旁道:“若我為吐蕃軍,只要守住谷口,餓幾天,被困谷中的唐軍便會失去戰鬥力,何必做行險之事?”
“因為時間。”
蘇大為道:“交戰前,雙方面前的都是一片迷霧,要透過資訊情報,與交戰,不斷摸清對方的底牌。這個過程是相互的。
我們在交戰時,摸清了吐蕃人的主力動向,他們同樣,也明白了我軍的虛實。
從戰略上來說,將我們引入谷,是一步妙棋。
吐蕃人應該已經準備許久了。
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計策又是失敗的。”
“你這麼說,我就更糊塗了。”
“我說了,是時間。”
蘇大為停住腳步,轉頭看向安文生:“從我們離開長安,到現在,過去多久了?”
“這個……”
“要知道,我所率的只是先鋒,後續至少有十萬大軍,增援甘州、肅州一線,算算時日,他們也該到了。”
“你是說……”
安文生一驚道:“吐蕃人如果久拖不決,會面臨更多的唐軍?”
“是有這個可能。”
蘇大為道:“援軍具體哪一天到,或者到了何時行動,我仍無法確定,不過,其實真相如何並不重要,我相信,這個時候,吐蕃人那邊,包括論欽陵,一定會收到有關我軍援兵的訊息。
哪怕這訊息只是大唐援兵在路上,論欽陵也不會坐等。
他一定會讓守住雪谷的吐蕃軍馬,儘量壓縮我們,爭取早日殲滅我們。
在我軍援兵到來後,才能騰出手來應付接下來的大戰。”
“若指揮堵截我們的吐蕃將領,不聽將令,決心拖下去呢?”
安文生看向他:“別說拖上十天半個月,照目前的形勢,只要一兩日不能出谷,我們便會大量減員,甚至會發生內亂……”
“這一點,吐蕃人並不清楚。”
蘇大為沉吟道:“我們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儘可能的刺激吐蕃人,讓他們主動攻進來。”
“以逸待勞,伺機撕破他們的包圍?”
蘇大為搖了搖頭:“谷口地形用兵困難,不過只要能把他們引進來,雙方就到同一起點上。”
“哪有那麼容易,除非吐蕃將領是頭豬。”
安文生忍不住道:“換任何人,但凡有點腦子,哪怕論欽陵下令,當前的局面也得拖上幾日,每拖一日唐軍的力氣便少幾分。”
蘇大為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