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無波,內裡卻暗流洶湧。
蕭禮不想承認,但又不得不承認,他心裡在害怕。
似乎在面對蘇大為時,再多的底牌,算計,都不足以保全自己。
所有心底的秘密,都像是被蘇大為看穿了。
“有些資訊,是我透過舊部收集來的,有些是我的推測,你姑且聽之,如果有不對的地方,你可以指出。”
蘇大為似乎顯得異常有耐心:“若我猜得不錯,從當初隨我徵倭後,你的心裡便有奇妙的想法,或許更早一些,總之你透過我在倭島上設立的不良人制度,找到了將想法實現的途徑。
所以在回到大唐後,在連我都沒發覺的情況下,你仿照倭島制度,一手建立暗部組織,名‘不良’,並自封為矩子。
將戰國墨家和我朝不良人,雜揉成一隻‘縫合怪’,也算別出心裁。”
這話說出來,太子李弘和武媚娘、上官婉兒等人的目光,一齊投在蕭禮身上。
那目光裡有太多的吃驚、審視、疑惑。
蘇大為所說的事,有一些是她們知道的。
更多的則是不清楚。
倭島的不良人制度,乃是仿大唐不良人,以吸納“倭奸”來監督倭國本地的大地主和保皇黨。
類似基層的片兒警、刑警、武警。
這是仿大唐不良人的組織。
同時還加入了軍功爵。
只有立功受賞,才能在這個組織裡晉升,得到榮譽以及更大的權力待遇。
倭國下層百姓以及寒門武士,破產戶,對此趨之若鶩。
這種制度對底層人士,也即所謂的“無產”者。
擁有極大的吸引力。
甚至蘇大為還在倭島搞了土.改。
把原本忠於倭王的舊貴族統統抄家,抄沒。
讓原本的農奴、耕戶,開訴苦大會,將那些貴族鬥倒。
然後分田到戶。
所謂有恆產者有恆心。
打土豪,分田地。
那個時候,倭島是全世界,最像“社.會”主.義萌芽的地方。
這種制度如果再演化下去,究竟會出何種局面?
就連始作俑者的蘇大為,都難以做出判斷。
只是始終抱著幾分期待。
期待將星星之火反哺大唐。
若果能如此,將大唐改造為一個不為高門大姓,不為一家一姓,不為貴族門閥而生,而是真正為底層百姓,為無,產者,人民而服務的社會國度。
此為不朽之功。
足以名垂青史,甚至封聖。
可惜,這個程序終究是被李治一手打斷了。
也不知是李治嗅到了其中的風險,看穿了蘇大為的圖謀。
又或者是別的原因。
他將蘇大為和一大幫大唐將士調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