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將歷年作戰得到的賞賜財賦散盡,招攬人手。
先從行伍中的袍澤開始,從昔年一起徵倭國的那些不良人骨幹開始。
開始是最難的。
但他堅持做下去。
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
到第五年的時候,環顧左右,竟已聚起一張網。
無數英賢皆聚在他身邊。
口稱矩子。
蕭禮終於也享受到,蘇大為當年在倭國那種一呼百應的威勢。
新建的組織,羽翼已豐。
可以開始進行下一步了。
從某方面來說,蕭禮在努力模仿蘇大為崛起的路線。
先成立類似不良人和都察寺的暗部組織。
結成網路。
打通各方關係,悄然滲透拉攏。
身邊聚起一批狂信徒。
最後打通上層路線。
直到抱上武后的大腿。
完全是複製蘇大為的模板。
可是到搭上武后的線後,他也面臨昔日蘇大為同樣的困境。
往上,有一層天花板。
上面皆是宰輔之臣,世家門閥,名臣名將。
要麼加入,要麼打破。
打破是不可能打破的,時機不到。
加入,那不又是另一個蘇大為?
就算蘇大為這種戰功,還得苦熬資歷。
何況他蕭禮。
而且李治,並不好糊弄。
一但被李治察覺,就會是滅頂之災。
特別是還有蘇大為這個變數存在。
當蘇大為從蜀中,挾著治疫成功,滅吐蕃的大功回來。
蕭禮徹夜難眠。
他終於下定決心,行刺李治。
要亂。
只有亂,才有機會。
若天下太平,以他蕭禮之才,恐怕到老了,都一事無成。
只有大亂,才能篡奪權力。
有權力,才能掀起最終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