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春月,但紫宸殿裡的氣氛,卻像是數九嚴冬。
冷得幾乎令人靈魂為之凍結。
而一切的寒冷源頭,來自大唐皇帝,天可汗,李治陛下。
這位看起來溫和的帝王,肥胖的臉上,雙眼微眯著,偶爾透出的精光,顯示出他的內心正在激烈鬥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就在蘇大為以為,李治會一直這樣沉默下去的時候。
他終於聽到李治發聲問:“此事,還有誰知道?”
“回陛下,臣昨夜查知此事,立刻便來回稟陛下,並無旁人知曉。”
李治再一次沉默下去。
周圍的太監和宮女,一個個瑟瑟發抖。
就連記錄帝王起居注的官吏,在卷宗上落筆的時候,手腕都忍不住顫抖。
蘇大為此時與李治談話的內容,非同小可。
這很可能會在平穩的朝堂上再掀波瀾,甚至一手改變李治朝在麟德年間的政治格局。
不知多少人會人頭落地,多少高官門閥會落入塵埃。
還有,今天在紫宸殿裡這些人,會有幾人能活下去?
滅口?
一些不想傳出外朝的話,選擇性的將身邊的太監宮女清除一批,這是慣例。
就如同打掃屋子,換一批傢俱般。
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無數人急促的呼吸聲,狂亂的心跳聲,被掩蓋在一片死寂之下。
“幾具甲?”
李治終於再一次開口。
“七具。”
蘇大為的回答,令李治的手指微微一滯,在扶上撫摸的動作停住。
七具,說少不少,說多又不算多。
若二三具,那便沒太大威脅。
若是十具以上,定斬無赦。
這七具,剛好卡在中間。
而且李治還有一個懷疑,會不會是有人對李義府栽髒嫁禍?
除去李義府,誰人可以得利?
朝堂上的權力平衡,又將有什麼樣的變化。
他在思考。
至於蘇大為,他倒是沒太懷疑其用心。
甚至這番對話,一直沒有提到的一個點就是“你蘇大為為何要夜探中書令府上?”。
這個問題,雙方都心知肚明。
若開口問了,反倒落了下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