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案子,光靠檢查死者的外表,其實很難找到真正的死因。
像之前高陽公主的屍身。
若不剖開胸腔,檢查雙肺水腫情況,也不能斷定究竟死於頸骨折斷,還是溺斃。
周娘子聽到蘇大為的請求,整個人像是點了穴一樣,呆愣在當場。
她活了三十年,從未聽說過這種要求。
等她回過神來,立刻激烈反對:“萬萬不可!郎君已經這樣了,怎能再戳他的屍體,百年之後,我如何有顏面去見郎君,絕不可以!”
得,給屍體做解剖看來沒戲。
蘇大為也不好強求。
只能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只能就現有的條件,來做勘察了。”
整個現場勘察連帶著屍體的體表檢查,總共也就一個時辰結束。
結論並不複雜。
崔家院子並沒有外人來過的痕跡。
屋裡的東西也都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只有那個爐子,燃燒的東西。
死者生前究竟在燒什麼,這或許會是一條線索。
錢八指蹲在那裡掏了半天爐子,還是有收穫的。
在那堆黑灰裡,發現一些沒燒完全的零碎殘頁。
不過上面都是黑糊一片,得拿回衙門裡透過一些技術手段,看看能否復原。
此外,就是崔渙的屍體。
首先要確定死者是本人,而不是別人假冒的。
屍體外表燒焦了,但還能驗牙口。
透過牙齒辯認,是崔渙無誤。
另外關於死法,因為不能做解剖,只驗看體表的話,死者有著明顯被燒死的特徵。
至於為何不掙扎,現場也沒有火燒的痕跡,則是另一個疑問了。
把所記錄之事,給周娘子看過無誤後,讓她在卷宗上畫押,一份案情記錄便完成了。
“我們先回衙門,稍後會有越王府的人來幫著收殮後事,若有事可以到長安縣衙門找我,案情若有進展,我們會再通知。”
“是。”
……
蘇大為沒有隨錢八指回長安縣衙,而是向他交代了一聲,轉去了大理寺。
在大理寺,他沒找寺卿裴廉,而是找了程道之,將今天的案子與他細說了一下,讓他將兩案的卷宗放在一起,看看有沒有相似的線索。
目前來看,都是在自家死恨。
沒有外人進入的痕跡。
死狀都十分蹊蹺。
一個是溺斃。
一個看起來是燒死。
而現場都沒有水火之災的痕跡。
崔渙那個案子,還要再確定一下,屋內是否第一現場,還是在外面燒死被人運進來,還有爐中燒的究竟是何物。
這些需要時間去驗證。
至於高陽公主的案子,南九郎已經去城外涇河去查證,看高陽公主鼻中找到的植物,是否是河中的浮萍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