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歷史上,好像蘇定方就是在西域那邊,病逝于軍中。
好像也沒幾年了。
這麼一想,蘇大為心中不由有些隱隱擔心起來。
說話間,兩人邁入都督府的議事廳,迎面看到劉仁軌正佇立在一側,垂手低頭,好像在聆聽著教誨。
蘇大為一見之下,大為驚奇。
劉仁軌現在早已因功被李治封為檢校帶方刺史。
說起劉仁軌被封賞,還有一件趣事。
此次劉仁願回京敘職,李治見到他遞的摺子十分驚奇:“你本是武將,但這次寫來奏表文書,寫得非常得體,這是怎麼做到的?”
劉仁願回道:“這是劉仁軌指點我寫的,不是我能寫出來的。”
李治由此讚賞二人,除了封賞劉仁願之功,也同時破格提拔劉仁軌。
將他從待罪的白身,正式任命為帶方州刺史,並在長安賞賜一座宅院,加賜其家屬。
從白身到帶方州刺史,一躍跨過六級官階。
可見簡在帝心,李治欣賞劉仁軌,今後必是要重用的了。
蘇大為不在百濟時,劉仁軌就是唐軍在這裡的大將首領。
如今他卻要垂手侍立在一旁,堂上背對著大門,站著一位老人,究竟是什麼人?
蘇大為訝然抬頭,卻聽得一聲咳嗽,背手面向壁上字畫的一位身著常服,頭髮花白的老人,恰在此時回頭。
雙方目光一碰,都是一臉驚訝。
蘇大為的眼中,寫滿了吃驚和意外。
那老者,先是一驚,接著哈哈大笑起來。
笑容裡帶著幾分暢意,笑容裡透著幾分狡黠和得意。
雙手插腰的大唐兵部尚書李勣,大笑著向蘇大為走過來:“阿彌,沒想到吧,老夫親自來百濟了。”
“英國公……您這是唱得哪出啊?”
蘇大為的臉色一垮。
心裡說不出的膩歪。
這一刻,他猛地想起當年在尉遲恭的葬禮上,李勣曾私下與自己談話,提及要對遼東用兵。
當時是想用蘇大為為將。
但是卻被蘇大為所拒絕。
誰知老天這麼會開玩笑,李勣想徵遼東,卻一直沒機會抽身。
而蘇大為當時並不想從軍,卻陰差陽錯,早早奔赴遼東,前往百濟,並做出許多事來。
世事如棋,造化無常。
這一眼看到李勣這個老頑童般,帶著三分戲謔,三分得意的神情。
頓時勾起許多前塵往事。
“英國公,您貴為兵部尚書,不坐鎮長安,怎麼千里迢迢跑來百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