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生身體突然飛起。
以他那胖大的身形,如此輕盈的動作,簡直詭異至極。
人在空中,雙足連點,直接踩著下面百濟兵的腦袋,向著聶蘇方向衝去。
“阿彌你穩住,我去支援小蘇。”
他和蘇大為都殺到了軍陣中間,再往前突破數道人牆,便可衝至聶蘇與那僧人交手的地方。
蘇大為正要奮力劈開人牆,剖上去做接應,陡然察覺有異。
抬頭看去,百濟中軍的騎軍軍陣分開兩邊,露出一群奇形怪狀之人。
這群眾人衣著有鮮明倭人特點,身上披掛漆甲,上繪鬼神。
臉上也抹著五顏六色的油彩,看上去簡直跟鬼怪一樣。
蘇大為愣了一下,瞬間反應過來,這些人是倭兵。
不應該說是倭人裡的軍事貴族。
身上衣甲以繩索穿連並且層疊甲片,下面的甲片覆蓋連成一片的底端,形成下寬上窄的樣式。
這是倭國從平安到飛鳥時代的衣甲,也是奈良時代大鎧前身。
蘇大為之所以認識,因為他前世曾看過一次倭人的衣甲兵器展覽,還留有印象。
比起大唐此時的唐六甲,倭人的衣甲顯得十分簡陋,有著裝備代差。
但是比起衣甲,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的身份。
軍事貴族,侍奉天皇的武士集團。
只有這樣一群人,才會配上這樣的衣甲。
見鬼了,倭國天皇武士團什麼時候出現在半島?
這個情報缺失了,需要儘快補足這一塊,重新制訂戰略。
這一切,從蘇大為腦海一閃而過,僅憑這些倭人武士,還不足以令他卻步。
橫刀合於身前,人隨刀走,正想衝入敵陣,試試這些倭人的斤兩。
突然,百濟中軍鼓號一變。
咚咚咚~
鼓音越發急促,變得殺氣騰騰。
蘇大為久經戰陣,心中頓時一緊。
這是伏兵四出,殲滅敵人的鼓號?
眼角餘光看到,百濟中軍騎兵後退,另有一支人兵卒從陣後走上前。
這些人每三個為一組,一人推著一種類似獨輪車的小車,車上赫然豎著一張大弩。
若說弩,也不完全對。
因為這種弩和後世蘇大為見過的弩皆不相同,和唐弩也不同。
看上去有點像……
蘇大為只覺得頭皮發麻,一句話脫口而出:“諸葛連弩?”
賊你媽,不會吧。
這東西不是蜀國諸葛亮發明的。
木牛、流馬和計劃連弩。
後世有考證過,說木牛流馬就是獨輪小推車,適合在蜀國那種山地運糧。
而連弩,卻一直很難完美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