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過去,安文生又道:“此次王氏族人、蕭氏族人全都被陛下流放嶺南,並追改王氏的姓氏為‘蟒’,蕭氏為‘嫋’。”
這句話說出來,蘇大為彷彿被定住了一樣,難以置信的瞪大了雙眼。
久久說不出一個字來。
全族流放,這毋庸置疑是李治的手筆。
除了他,誰有權力這麼做,誰敢這麼做?
武媚娘?
別開玩笑了,沒有李治點頭,皇后便只是一個擺設。
不見有王氏門閥和關隴貴族為背景的前皇后,也說廢就廢了。
將全族流放,可見矛盾激化到了何等可怕的程度。
而且,此舉可以說完全不顧及長孫無忌的面子、影響力,對長孫無忌來說,可謂是赤裸裸的打臉。
再聯絡到剛才所說,以褚遂良為首的一大批官員被貶,被流放。
這簡直是李治朝永徽年間最大的政治事件,其影響力,甚至要超過房遺愛的案子。
還有,賜王氏與蕭氏那兩個姓氏。
究竟有多大的怨恨,才會賜那樣的姓氏?
蟒、嫋……
你品,你仔細品。
蘇大為心中有一種不寒而慄之感。
既慶幸這次自己幸得隨軍出征,沒有被捲入這場大漩渦中,又略微有些遺憾,居然沒能親眼看著自己的媚娘姐鬥垮了皇后,一步登上六宮這首的位置。
這,可是見證歷史啊。
“這天,變了。”
安文生的一句話,將蘇大為的思緒一下拉回到現實。
他品了品,點點頭道:“長孫,徹底失勢了。”
能做到以上這些,可見如今的李治何等強勢,何等鐵腕。
這在一年前,簡直是不可想像的事。
就在上一年,長孫無忌及關隴貴族在朝中還是煌煌如日,橫行無忌。
甚至長孫無忌一個眼神,五品以上的官員就敢不對皇帝上疏奏議。
為這事,李治還在朝堂上大發雷霆。
這才過去多久,一年的時間,翻天覆地。
蘇大為心下暗驚的同時,又隱隱覺得,李治厲害,真的非常厲害。
雖然此前自己從沒小看過這位“柔弱”的天子,但從眼下的種種事蹟看,這位陛下,可謂是手腕高明,有翻雲覆雨之能。
“阿彌,這次事裡,最讓我吃驚的不是王氏失勢,甚至不是長孫和關隴失勢,因為這都是必然之事。”